设置

关灯

第142章 一百四十二章:独一无二的火枪(第1/2页)

    这一次解救的汉民中有不少人识字,有两个秀才,还有十几个是能够写八股文的童生。

    黄毅已经把二百多识字有文化基础的女子、男子集合起来重新教学。

    最主要的是为了推广汉语拼音,统一口音。

    黄毅都是说普通话,一直以普通话教学,新来的汉民有他们的理解,他们把黄毅的语言称作“根据地官话”。

    有文化基础的黄毅教起来容易多了,这些人以后都可以成为教师,负责教那些文盲读写。

    并不是人人都甘心留在根据地。

    至少有三成左右的汉民想回关内的家乡。反而是所有的女子都绝口不提回故乡。

    谁都不可以去留自由

    黄毅已经看清了封建社会的本质,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民主自由根本行不通。

    因此不讨论、不议论回故乡的话题,直接下达命令,三年内,任何人未经许可擅自离开根据地,杀无赦。

    为了较好的贯彻这个有些霸道的命令,黄毅还编造了堂而皇之的理由。

    根据地初创,城池没有修建,防御力薄弱。

    因此不能暴露根据地的位置,因而三年内不放任何人离开。

    所有人共同努力,花三年时间必然能够修建出一座城池,城成之日,不愿意留下的人都可以离开。

    这就意味着城成之时才是去留自由之日

    也就意味着努力干活儿加快修建城池的速度,就能使得可以回家的日子提前。

    太多汉民亲眼瞧见过黄毅杀建奴,再加上黄毅做事雷厉风行,所有人都对他充满敬畏。

    命令下达后,居然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即刻回家的请求。

    后来大家了解了草原法则之后,都有些傻眼了。

    他们这些人原本都是后金军的俘虏,将要成为女真人的奴才,黄毅率领人马歼灭后金军,他们其实都成为了战利品。

    按照草原法则,黄毅理所当然是所有人的主子。

    章东、鲍智德等等九个曾经做过建奴的包衣奴才多年,他们开始讲述在辽东为奴汉民的凄惨下场。

    他们经常提醒某些汉民,黄大人是个好主子,跟着他不受气还能吃饱肚子,哪怕是为了报答解救之恩,也应该在根据地的城池修建完成后再离开。

    恩威并施比较有效,那些想回家的汉民暂时认命了,都开始积极完成分配的砍伐树木、开采石头、平整土地、挖煤、挖铁矿石等等工作。

    根据地在没有城池之前也得提高防御力。

    因此采取砍伐树木、垒起石头的方式方法“结硬寨”。

    有了坚固的营寨,对付蒙古人的轻骑兵当然容易多了。

    黄毅还获知一个好消息,他需要的开膛线的枪管已经成功打制出了两根。

    为了达到黄毅绘制图纸的要求,蓝进魁、齐大山等等经验丰富的铁匠前前后后花费了接近半年时间,

    报废的枪管至少几十支。

    这两支之所以成功其实是运气爆棚,并不是意味着接下来就可以量产。

    燧发枪的发火率不足是个大问题,火绳枪太繁琐是短板,这些问题有待慢慢解决。

    黄毅的当务之急是亲自参与,打制出一支米尼枪,也仅仅能够打制出一支而已。

    为何

    因为黄毅设计的米尼枪独一无二,后世的历史上也绝无可能出现这支古怪的米尼枪。

    那是黄毅的双肩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