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48章 洪承畴王学军都进大别山(第1/2页)

    阿济格接受了洪承畴的建议,向北京顺治皇帝,向摄政王多尔衮上报大捷。

    摄政王知道整个战役的全过程,接受了阿济格和洛洛欢的捷报,并且大肆宣传。

    一时间大清士气高昂,占领区的百姓一片黯然。

    但多尔衮没有因胜利而赏赐阿济格和洛洛欢,反倒大加褒奖封赏洪承畴, 这让大家有些迷糊。

    接着,多尔衮下令旨,命令留在确山和王学军对峙的两人,带兵,后撤到仪封驻防。

    这样的原因是,开封已经被闯军残部占领, 如果清军还在确山,其实就等于腹背受敌了。

    退到仪封, 不但解开了这个不利的局面, 同时得到河北的供应。更想的是一石二鸟,让归顺了南明隆武的闯军残部,和王学军的新明,直接面对。

    他希望有着杀父之仇的新明和闯军能起冲突,自己好渔翁得利。

    李自成被吴三桂等满汉大将,从北京一路节节败退,追击到了西安老巢,结果还是没有站稳脚跟,烧了西安,一路退进了湖南。

    败退之中,李自成死难,结果闯军群龙无首,分成了三股。

    一股是李过为首的,一路败退进荆州地区,有兵十一万,老营十五万。

    一路是白旺保护高夫人的七万军队,二十万老营, 败退到平江。

    还有一股,是田建秀郝摇旗等为首的,竟然有二十一万人马的东路军,保护着四十万老营,驻扎长沙。

    这个时期,闯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况。

    为了抗清,也为了能据有一块地盘喘息。

    三路人马纷纷和南明隆武朝廷义和,施行联合抗清。

    但南明却阳奉阴违,总是记恨李自成逼死崇祯,推翻大明的仇恨,处处逼迫,让闯军没有立足之地。

    就在大家彷徨的时候,高夫人进了军营,这下彻底的解决了其他两路闯军,为谁继任李自成衣钵问题而产生的分歧与彷徨。

    于是,在高夫人的支持下,李过继任了李自成的衣钵,但没有称帝,而是保持着和南明继续上的合作。

    在趁机占领了半个河南之后,总算是站稳了脚跟。

    这时候的闯军, 合计有兵四十万, 老营百姓八十万。

    在这一年的秋天,秋粮入库后,将大顺军各部,整编成忠贞营。

    留下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由郝摇旗,高一功,;田见秀、刘芳亮;吴汝义、袁宗第;刘体纯、张鼐;党守素、蔺养成;进才、牛万才组成六队,李过自带一队,高夫人自领一队,再称老八队。

    在农业上,施行了新明承包办法,招募从陕西,山西逃来的百姓屯垦,一时间到也混得风生水起。

    而隆武帝迁都广西,虽然依旧是傀儡,但郑芝龙的影响已经鞭长莫及,约束力下降,也混得有声有色。

    浙动鲁监国,凭借地区富庶,人口众多,再加上河道纵横不利骑兵队天然优势,顽强的生存。

    这就更加分散了大清的兵力。

    现在的大清是四处救火,四处起火。

    弄得坐镇北京的多尔衮小顺治焦头烂额。

    都打不动了,留下李岩坐镇陈留,王学军准备灰溜溜的回陪都扬州。

    然而就在他要走的时候,突然接到锦衣卫汇报,洪承畴带着东拼西凑出来的一万绿营,回到大别山,去围剿剩下的山寨兄弟去了。

    得到这个消息,捏着情报,王学军愣愣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