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2章 气死大儒刘宗周(第2/2页)

    不和,朋党势成,门户大起,

    最终,带兵的人人自危,对朝廷心灰意冷,该投降的,不该投降的,全投降了。

    结局就是大家一块完蛋大吉。

    逃到杭州,投奔潞王,结果潞王跑了。这个小朝廷最后的一点势力也死走逃亡。

    当时刘宗周拿出来他的骨气绝食,为大明殉葬。

    结果饿到了第六天,却幡然悔悟了,睁开眼要吃的。

    当时门生劝他,还是饿死了好,以全名节。

    结果他摇头“这五天辟谷,吾日来静坐小庵,胸中浑无一事,浩然与天地同流。盖本来无一事,凡有事,皆人欲也。”

    说人话的意思就是,这天下根本就没有事,都是你们心存欲望,自己搞出来的。

    现在满清占领了杭州,按照老先生的意思,还是浮云。

    结果最终多尔衮的一道剃发令,还是刺痛了他的神经。

    这不行,绝对不行。

    于是,带着这份最后的坚守,刘宗周大师就在不久前,坐船来到了扬州,寄居在门生家中。

    刘宗周到达扬州,当时在士林里是一时盛况,人人争相拜会。

    唯独王学军没有去,皇上自重身份,并且按照规矩,他从此就圈禁在这个不大的紫禁城里,不能去。

    结果一起被外面的士子们诟病。

    可见刘宗周当时的名气是有多么大了。

    现在,官员们提出刘宗周做主考,当然也算实至名归。

    好吧,那就任命刘宗周为礼部侍郎,任这届主考吧。

    于是,王学军就派了一个老太监宣召。

    当然,刘宗周本着必三推五据的规矩,当时推迟。

    再派礼部郎中宣召,

    再据。

    再派礼部侍郎宣召。

    不出意外,再据。

    第四次,直接派内阁大学士朱见深宣召。

    而且把宣召的队伍组织的是规模非常宏大,一路招摇过市,做足了皇上和摄政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姿态。

    面对朱见深的苦口婆心,面对这么给面子的排场,刘宗周眼皮不抬,轻描淡写道“老夫老了,而且多病,不堪大用啦。还是请回吧。”

    朱见深就灰溜溜的回来了。

    王学军笑了,对着满眼期待,大家都心知肚明刘宗周在等什么人相请呢。

    王学军大度的道“好吧,那我亲自登门,这次,一定会请来大儒宿老。”

    这一次,王学军是做足了准备,车马仪仗,还带上了许多的礼物,大包小裹的,竟然和公主夫妻同往。

    这一路招摇过来,整个扬州几乎是万人空巷。王学军礼贤下士的名声,一时间传播海内外,地球人都知道了。

    来到刘宗周府邸,进门拜见时候,刘宗周已经衣冠整齐,鞋袜全新,就是一副马上跟你上车的意思。

    结果王学军却上来一句“今天的天气不错啊。”

    这样的开场白,简直让堂屋里所有的人一个踉跄,这怎么不说正事啦

    还没等大家明白过来,王学军就一路的满嘴跑火车,从天气,到河流雨水,到春天的草木,到未来秋天的繁花,但就是不说正经事。

    这让外面满世界的人都认为,摄政王在苦口婆心,刘宗周再继续拿捏。

    人们的心中就渐渐对刘宗周不满了。差不多得了,再拿捏下去,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看看时间不早了,刘宗周有些按耐不住了,咳嗽一声,不礼貌的打断了王学军的云山雾罩“大人百忙中

    光临寒舍,不知道有什么要事。”

    然后拿热切的眼神死死的盯着王学军,那意思是“说啊,说啊,我已经做足了三推四据了,只要你再一说,我就跟你走了。没看见,我连铺盖卷蛇皮袋都准备好了吗”

    王学军说的是口干舌燥,这下似乎才想起正事,于是谦恭的道“听闻先生身体有恙,深感担忧,您是大明的儒学领袖,是旗帜,可不能垮了。所以小王夫妻,特意为先生带来了补品药物,还请先生保重身体,日后好为国尽力。”

    然后。

    然后刘宗周就看着王学军惋惜摇头而去的背影,看着眼前,人参鹿茸,大力丸狗皮膏药,还有王家家祖传白萝卜就水的不传之秘方,就在风中凌乱了。

    当时一口老血喷薄而出,指着王学军的背影,哆哆嗦嗦的嘶吼“临门一脚你不踢了,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