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0章 昏聩无能史阁部(第2/2页)

    李岩这个人,为人太过方正,就是一根筋不会变通

    。

    而即将的扬州之战,主要是战后的事情,需要一个心理阴暗的家伙帮助自己,找个腹黑的家伙,让事情变得更阴暗,更腹黑。

    这一点,许杰,行,李岩,不行。

    对于这样的调动命令,所有的文臣武将全不理解。

    “扬州远在战线之后,更有我们山东作为屏障,扬州怎么会出现危险呢摄政王是不是多虑了眼前的当务之急是协防徐州啊,难道你摄政王这个神棍,在军事上也是个白痴吗”

    而张之及在写给王学军的信中规劝“扬州是江南核心,本无事。如果摄政王单单为取得扬州,实现当初你构想的以扬州为陪都的计划,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兴兵。势必引起国人愤慨,对摄政王的名声不利;势必引起南明的反弹,会将摄政王辛辛苦苦想要维持南明牵制满清的计划落空。而且还可能引起我们和南明提前的战争,实为不智啊。”

    对于张之及老朋友一样的规劝,王学军只能无奈的不做解释。

    而同时,张之及是暗中反对,但做为礼部朱见深,刑部赵应国却是直接出面,直接指责王学军,欲破坏当初的大政方针,大家给予灵坚决的抵制。

    而这时候的太子也站出来,虽然语言委婉,但也说明了他的反对。

    别人的意见不听,但太子的面子要给。

    于是,王学军就无奈的从善如流。坐镇泽州,眼睁睁的看着多择带着十万人马,攻破徐州,一路在他眼皮子底下,杀向了扬州而不为所动。

    王学军虽然内心在滴血,眼睁睁的看着即将发生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汉人灾难的爆发。却一摊手,对着所有的人无奈的回怼“不是你们不让我出兵的吗我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满清横扫各地,而不出山东喽。

    当时把大家怼的是哑口无言,怼的是鼻子都歪了。

    这时候你听大家的了,平时你的跋扈专断哪里去啦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王学军是绝对不会让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事情发生的。

    他日夜督促锦衣卫,密切注视着扬州战况,一旦有危险,他准备立刻出兵。

    不过,出兵的时机要拿捏好,不能乱了大计方针。

    崇祯十八年,宏光元年,顺治二年,李自成战死九宫山,宣布大顺政权灰飞烟灭。

    清军击败大顺军,占领陕西以后,摄政王多尔衮不失时机地着手部署主力南下。

    他任命了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等西北地方军政官员从事善后事宜,把主要兵力集中于收取江南,统一全国的大业。

    弘光朝廷“借虏平寇”的如意算盘终于实现了。

    然而,朱由崧、马士英、史可法既然怕引火烧身,在清军主力西进时幸灾乐祸,不敢派重兵北上,这时,他们就只能自食苦果了。

    多尔衮命令由原驻河北的固山额真准塔。满大海率领正红旗,汇合刚刚被击溃的索尼,再攻沧州,牵制山东。

    命多铎部由陕西出潼关,经洛陽东进至商丘,兵峰直指徐州。

    英亲王阿济格部尾随李自成部大顺军,由陕西商洛、河南邓州,入湖北襄陽、荆州、武昌,直到江西九江一带。

    除击溃李自成带领的大顺军外,乘势解决左良玉部明军,准备同多铎部在安徽省境内会师。

    一时间战云密布,三路大军,发动了灭南明的战争。

    这个时候,南明才彻底的醒悟过来。

    但正所谓国运来时挡不住,国运去时收不住。

    正在南明还在这种突然的打击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因为李自成的大顺军残部,突然占领了

    湖北,并且沿江而下。

    一直以西面屏障的武昌左良玉突然打出清君侧,奉伪太子诏南下南京。

    李自成部在清阿济格军的追击下经陕西商洛、河南西部邓州一带进入湖北襄陽地区时。

    左良玉不敢同大顺军主力作战,伪称奉先帝太子密谕前往南京救护。以讨伐马士英为名,全军乘船顺江东下。

    临行之时,下令把武昌居民屠戮一空。沿江上千条船,运载抢掠的物资,直接杀奔南京。

    这一下,南京就真的慌了。

    一群东林复社书呆子,夸夸其谈行,真正打仗不行。

    面对这样的局势,反倒唯一史可法能战了。

    史可法也知道,自己顾得西,就顾不得东,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立足扬州,先挡住东西夹击满清的一面。

    于是,史可法以民族大业为先,准备死守扬州,为南京保住东面。为那个朝廷,尽最后的一点忠心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