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54章 这是大理,还是大宋啊!(第2/5页)

    纯粹就是被俘的孟昶,没有实权干脆就是被扶上位的马希广,从安东丛林中被救回来的石重贵等,也都活得不错。

    这就给了刘晟一种错觉,那就是他也可以选择在最后时刻再决定是否献土,反正就是被俘,也还是能有不错的待遇。

    所以他心里,是知道自己不可能和中原大周对抗的,但仍然想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为他尽可能的争取更多的利益,例如娶一个皇室之女。

    除了这些之外,刘晟也还确实做了一些示好的举动。

    比如大周在把全部水上力量调往高丽和倭国,为慕容信长的东征保障的时候,作为全天下唯一还拥有不错水军的南汉,并没有选择骚扰江南。

    刘晟甚至还给张鉊上书,表明了他不会这么做的意思,得到了张鉊的夸奖。

    除此之外,当张鉊在江南、江西两省推广占城稻遇到阻力的时候,刘晟还大包大揽,主动请张鉊分一些占城稻苗给南汉试种。

    南汉除了珠江三角洲外,坡地、旱地也不少,刘晟强行下令一种就是十几万亩,都快比整个江南行省种的都多了。

    这为天工院进一步筛选稻种,扩大实验范围,了不小的帮助,现在都还有户部农林司和天工院的官吏和学子在南汉境内。

    至于其他将昭阳殿改成通明殿等避讳的小举动,更是多不胜数。

    这就是刘晟的底气,也是张昭骏说进攻南汉时期未到,还亲自给张鉊写奏疏,详细说明情况的原因。

    这岭南本就远离中原,天然与中原人有所隔阂,南汉刘、刘晟两代国王虽然对统治阶级和自己亲人狠毒,但并未在民间横征暴敛。

    反而因为大量任用文官做刺史、县令,使得岭南百姓在乱世中过的还算可以。

    现在刘晟算是非常恭敬的,张鉊自己也下诏褒奖过,如果还要没理由的打上门去,很容易激起岭南人的反感。

    他们会把张周统一天下的举动转化成中原人对岭南人的欺负,加上刘晟并不是没有手段,稍微一组织,就可以把这战打成烂仗。

    当然,这并不是说张周就拿南汉没有办法,真要不顾一切的去打,以张周朝廷的精兵强将,一年半载灭亡南汉也不难。

    但这之后呢人心不服,治理的成本将会成倍增加,就如同昔年汉武帝灭南越一样,南越国是灭了,但一直不能有效治理。

    张鉊如果只想做一个老式封建帝王,自然可以不在乎这些,只要赶紧一统,其余的可以慢慢来跟当地人拉扯。

    可是张鉊要做的,是做一个武王姬发之后的下一个夏君夷民之主,这就要求他尽快恢复中原的活力,尽量少在国内做内耗。

    且在未来的一千年中,中国大地的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已经是历史的大势,在未来包括交趾在内的南洋,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要在中国人中选一些慢慢去开发南洋的话,除了岭南的两广人和隔壁的福建人,你还能指望谁呢

    向外拓殖,可不是把人送到那边去就可以了的。

    这么说吧,你想把河东、河北的人送到交趾来自交趾以南,那是在要他们的命,九死一生绝不夸张,因为他们的体质和生活习惯,根本就适应不了。

    但若是去的福建和两广之人,三死七生还是可以勉强做到的,有了存活率,才能谈得上拓殖。

    所以张鉊不愿强攻南汉,不愿把南汉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