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35章 绍天明命大周皇帝(第2/3页)

    。

    于是张昭只能放弃了为张义潮留大唐忠臣名声的想法,规规矩矩的开始追封四代祖先。

    其中四世祖是张义潮的父亲,张昭的高祖父张谦逸,追封为懿祖孝皇帝,其中庙号懿和谥号孝,都是关于道德的美谥。

    张谦逸其人的生平,哪怕张氏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了,所以就直接堆道德美号就行。

    作为首创张家基业的大英雄张义潮,张昭与众臣商定,上庙号为恒,取武定四方曰恒,能成武志曰恒之意。

    上谥号立道肇基圣武神成英睿哲明孝定皇帝。

    这其中立道肇基圣武神成英睿哲明是加谥,孝是定谥。

    只有定字,才是谥号,取仁能一众曰定,嗣城武功曰定。

    都是对张义潮起兵创立基业,带领河西英豪推翻吐蕃贵族暴政,拯救各族人民的赞美。

    而第二位追封的张淮深,庙号为英,取出类拔萃曰英,明识大略为英。

    张淮深其人,作为第二代归义军节度使,在张义潮去长安之后,顺利稳住的归义军的基本盘,在当时的张家二代中,确实担得起一个英字。

    而且谥号为英还有另一层意思,这个谥号,还暗示了皇帝在朝其间发生了内讧。

    历史上元英宗时期有南坡之变,明英宗时期有夺门之变。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不可能知道后来的事情,只不过张昭是知道的,所以就坚持给张淮深上了一个英的庙号。

    因为他在位其间,与索勋等人扶持的张昭祖父张淮鼎也发生张氏内讧,张淮深及夫人陈氏以及四个儿子尽皆遇难。

    张淮深的谥号则是怀,民思其惠为怀,失位而死曰怀,全称是英祖大孝怀皇帝,可以说准确的概括了张淮深的一生。

    至于张昭的祖父张淮鼎则庙号为烈,谥号为悼,称烈祖大孝悼皇帝。

    列祖这个庙号,多用于夺回家业但开创有限的皇帝。张淮鼎从堂兄张淮深手中拿回了权力,正适合城烈祖。

    谥号悼,正好用于在位时间短,中年早夭为悼,称烈祖大孝悼皇帝,正适合夺回位置之后,只当了几年节度使就去世的张淮鼎。

    而张昭父亲张承奉的庙号元,谥号肃,称元祖大孝肃皇帝,那都是奉天王太后确定好了的。

    元取张承奉首称天子,建西汉金山国。

    肃也是选好了的,执行果断曰肃,嗯还挺合适,张承奉建立金山国的时候,确实执行很果断。

    追封完毕,张周之国的宗庙就建好了,接下年就是定年号,这方面张昭特别想用乾元这个年号。

    多好的名词啊

    乾有四德,元、亨、利、贞,元德为首,代表天道尹始,万物姿始,赞曰;大哉乾元

    可是一查才知道,乾元这个年号,唐肃宗这家伙已经用过了,还只用了三年就改元。

    有毛病啊这么好的年号,一点也不珍惜,这跟后世网上那些建一级号占用名字的一样让人蛋疼。

    于是,张昭又只能继续从群臣议定上来的年号中挑选。

    甚至张昭考虑过用老奴的天命,后来想想,隔不膈应的不说,这天命也太过直白了,一点文化水平都没有。

    最后,群臣送上了薛居正拟定了两个年号,一个是天祚,一个是绍明。

    卧槽,天祚帝张昭一看,立刻打了个冷颤,虽然承天之祚确实是个好词,但这比天命还膈应啊

    于是张昭果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