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00章 小阴贼与老狐狸(第2/3页)

    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心里只有一些朴素的对错概念,律法设计的稍微一复杂,就会被束之高阁、形同虚设,必须要尽可能的贴近生活,才能起到效果。

    范质颇为为难的拱了拱手,“司空所言甚是,凉州乃至河西的律法体系确实要改变才行。

    但编撰一部律法非一日之功,就算极为粗浅,也得数月才能有所眉目。

    下官受朝廷委派而来,尚有册封检校司徒曹元忠公任务没有完成,若是在凉州耽搁数月再去敦煌,一去一回,迁延日久,不是为臣之道啊”

    张昭明白,范质说的不是为臣之道,根本就不是他嘴里那个意思,他的意思是,要是在张昭这里待上几个月,再从凉州到敦煌,来来回回又是几个月。

    这一来一去,等回到东都中原,恐怕就是一年多以后,传个旨意去了一年多,等他回到朝廷,别说现在的官职能不能保存,甚至就是家人还在不在也说不定。

    当下,张昭淡淡一笑说道“范兄勿忧,此去敦煌册封某岳父曹元忠公的事情,某观你那书童跟随范兄多年,也算是有才之人,不如就让他代替范兄去敦煌行册封之礼。

    事后如果范兄肯割爱的话,某还想给他一个良人的身份,延请他为河西州学中,治春秋的教授。”

    张昭与范质谈话的时候,范质书童其实就在门外伺候着,听到张照这么说,他咕咚一声,就从门外滚了进来。

    对于书童这样的奴仆来说,放为良人不一定是好事儿,因为失去了大族的庇护,一个普通的良人,不一定过得比给官宦之家做奴仆要好。

    但成为凉州州学的教授,那就不一样了,虽然这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但怎么说也是官人。

    一介书童奴仆能成为官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不过书童生在范家,长在范家与范质一起形影不离十几年,对于范质的感情还是比较深的。

    是以他并未插话,只是瞪着泪眼花花的眼睛,希冀的看着范质。

    范质长叹一声,对于张昭脑子之灵活,手段之多,便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看来,张司空要用留下他的书童一事,坚定他这几个月为张昭制定律法的心了。

    而且书童范秋还可以作为两人直接连接的纽带存在,相当于变相让范质上他的船。

    而范质能阻止自己书童范秋,成为凉州州学教授吗很显然不能

    虽然范秋与他是如同亲兄弟一般的奶兄弟,还一起长大,不过就算是亲如兄弟,挡了人家这样的进身之阶,日后关系,就肯定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强留在身边也毫无益处。

    “范秋,还不叩头谢过张司空这也算是你的机缘,今后你就不是范家的奴仆,而是一个正正经经的官人了。

    你就放心在此为司空效力,范阿娘和二娘子,某会替你代为照顾,他日若能立下些功劳,攒下些家财,再把他们接过去,那就有好日子过了。”

    被称为范秋的书童先是膝行到张昭面前,咚咚的磕了两个响头,“仆多谢张司空赏识,定当尽心竭力”

    随后他又调转方向,朝着范质大礼叩拜,涕泪四流的感激道“多谢大郎君成全此生绝不敢忘郎君大恩”

    这还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范秋毕竟跟着范质一起竞学十余年,范质研习春秋,范秋也跟着学习那么久,两人连老师都是同一个,与正规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