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7章 天竺的三国时代(第2/3页)

    波罗王朝,这个王朝,就算不熟悉印度历史的人,也可能很熟悉这个名字。

    因为这是在印度的最后一个佛教大帝国,那烂陀寺,超戒寺就是这个王朝领土上。

    其中超戒寺所代表的密宗,对后世中国的藏传佛教,有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波罗王朝正处于历史上的最低潮期,从八十年前几乎一统整个印度的大帝国,变成了龟缩于恒河三角洲的小国家。

    而此时虽然被称为印度的三国鼎立时期,但并不是只有这三国,南印度此时也还有一些强国。

    只不过这三国,占据了印度次大陆最富庶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控制了超过四千万的人口。

    其他国家与他们比起来,特别是在文化和经济上,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张昭伸手在波罗王朝的地盘上点了点,他很快做出了决定。

    他在印度扶持的盟友,就是波罗王朝了

    因为这三国中,夏希王朝和巴利哈尔王朝都是婆罗门王朝,只有波罗王朝是佛教王朝。

    不可否认的,张昭此刻身上,也是带着很深佛教印记的。

    不论是敦煌的归义军还是于阗金国,都是佛教气氛极其浓厚的国家,有这样的优势,非常方便张昭把自己包装成佛教的保护者。

    嗯,他甚至可以说,自己是来自北方的佛陀信徒,特意来拯救波罗王朝的。

    这样做有四个好处,其一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印度社会,免得陷入被所有人敌对的境地。

    其二能快速得到波罗王朝的友谊,有了这个地头蛇的信任和帮助,张昭能更快更干净的从天竺吸走一大趣阁财富。

    其三则是因为波罗王朝离张昭最远,张大王现在在印度西北的印度河上游,波罗王朝则在东边的恒河三角洲和孟加拉。

    张昭就算是想劫掠,也劫掠不到波罗王朝头上去,所以干脆把他拉拢过来。

    最后一个好处则是因为在此时中国人眼中,天竺是佛祖故乡,佛教的诞生地,多少还是有些神圣的。

    张昭帮助了波罗王朝,就可以从这里带走有些他想要的东西,比如珍贵的佛经、佛舍利什么,也可把这段经历神话一下,用来加强他张大王身上的佛缘。

    要知道此时在整个河西地区,不管是汉人还是吐蕃人、回鹘人或者是六谷部,以及定难军李家为代表的党项人,都是非常虔信的佛教徒,这段佛缘可以大大降低张昭收揽他们的难度。

    同时,此时要用河西和陇右去跟中原地区的其他人竞争,张昭又不得不要动一动佛教。

    此时的佛教,占据大量的良田,本身不缴税,还拥有自己的武装。

    更可恨的是,这些光头还总是吸收流民兼并土地,俨然是国中之国,是在用神权挑战皇权。

    张昭与佛教的冲突,从长远来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他又没有完全统一全国,手段不能太严苛,那么从天竺取得的这一份佛缘,就会起到很大的缓冲效果。

    确定了要拉拢扶持的对象,那么劫掠的对象很快就确定了,当然是大而富巴利哈尔王朝了。

    虽然他现在是三国中最强的,但是这个强,是相对于本地土著来说的。

    按张昭打听到的消息,巴利哈尔王朝王朝和夏希王朝一般是打的有来有回的,甚至某些时候还要吃点小亏。

    总体上两家几乎在一个水平线上,实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