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7章 天下为公,还政于民(第1/2页)

    中医最大的成本不是药物,而是人力。

    光是按摩、针灸就足以治疗大部分病症了,经方中的药物也可以尽量用便宜的药材替代,千人千方,在辩证正确的情况下,灵活开方,就地取材,是一个好医生可以做到的。

    诚如陈升所说,有时候,几文钱就能救一条命。

    但这个前提是,大夫不收诊费,实际上,陈升行医的时候,从来没有收过诊费,按摩、针灸解决了病症,也只是表示举手之劳,乡里乡亲的,这点忙该帮的。

    也唯有如此,百姓们才不会“讳疾忌医”。

    许多病,最开始都是小病,很简单就能治疗,但拖得久了,就成了要命的大病,唯有问诊不收钱的时候,百姓们才愿意看病,唯有治得起病的时候,百姓们才愿意治病。

    许多医生甘愿付出,甘愿清贫。

    但哪怕是最低限度的生存, 也不是乡民们能够承担的, 只要问诊要花钱,他们就会熬到受不了才去找医生,这几文钱的差别,就是医疗下乡的最大鸿沟。

    赤脚医生法令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官方组织免费培训的同时, 嘉靖直接以皇家银行给这些赤脚医生发钱, 每年二两银子,在册的赤脚医生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条件放的很宽。

    像陈升他徒弟都可以领这份钱, 为的就是鼓励民间学医, 等以后再提高考核标准,医疗培训体系更加正规。

    为此, 嘉靖每年要从内帑拨四五十万两银子来维持这个体系。

    如此庞大的开支, 对于京师户部来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京师户部每年也就一两百万银子,却要照顾方方面面

    但, 嘉靖有钱。

    宝钞稳定之后, 皇帝有了铸币权, 才有钱去做事情, 大明不缺资源, 缺的是把钱用在正确的地方, 而不是给权贵们享乐。

    四五十万两, 在掌握铸币权以前, 嘉靖对着户部的太仓库只能一筹莫展。

    然而, 这笔钱多么

    王翠翘还在诚意坊的时候,就有人开价五十万两要买她, 对于那些豪商而言,这不过是买一个女人的钱罢了。

    徐阶号称清流, 却在松江府有四十万亩土地,随便折算一下, 都是八百万两。

    光是徐阶贪的这些田地,都够大明维持16年的医疗支出了, 能有数千万人免于疾病, 能有数千万婴儿避免夭折。

    整个士绅阶层,趴在大明王朝的身上,每年要吸走多少血

    整个朝廷上上下下,都在往自己兜里装银子, 那些钱如果全部用来建设国家,百姓的日子该是何等宽松

    “不够, 远远不够。”

    “整个朝廷, 整个大明王朝的制度,都存在根本的问题。”

    “朝廷是为百姓做事的,不是剥削百姓的。”

    算明白了经济账,深刻的认识到了仅仅每年五十万两银子投入到医疗当中给社会带来的改变,嘉靖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有多荒谬。

    大明每年的实际税收有八千万两,但留到户部太仓的,仅一两百万, 而这一两百万拿去做事, 又要层层剥削。

    每年真正落到实处,为百姓做事的银子, 能有二十万两就顶天了

    这是何等荒谬

    八千万两就养了一堆作威作福的妖魔鬼怪

    而且

    整个士绅、商贾阶层,仅仅每年从百姓身上盘剥了八千万两十倍都不止如此多的钱被用在了享乐上,倘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