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商场(第2/3页)

    亮了亮杯底,很是高兴。

    接着,他们聊起了商都和中原省的其他事,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商都和沿海发达城市的差距。

    说到这个,马书记不由得感慨商都的基础薄弱,尤其是整个商都居然拿不出一家具有全国性的企业和让人有深刻印象的商业大楼。

    “沪海有大名鼎鼎的第一百货、先施公司这些就不说了,燕京有燕京百货和西单商场,津门前几年也建了国际商场,就连山城也有群林市场和三八商店这些综合性大商场相比这些城市,我们商都却落后的多,除了全市的三个集贸市场外,也就人民公园那边的友谊商店还勉强拿得出手。”

    马书记边说边摇头,堂堂一个省会城市,中原省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地方,居然连一个地标性的大百货商场都没有,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这个情况,也代表着商都和其他大城市的差距,马书记告诉宋援朝,市里一直想在这方面进行改变,而他本人更倾向于在六一区建立一个具有地标性的综合性百货商场。

    一旦这个百货商场建立起来,对于商都的商业变化影响是极大的,而且也能通过这个方式促进商都的经济发展,更可以打造一张属于商都的名片。

    微微皱起眉头,宋援朝心里滴咕着这老马不会琢磨着想让司特出资来弄这个商场吧

    司特可没做商场的想法,而且一个大型商场的投资和运营是非常复杂的,先不说它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在后续的经营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宋援朝也没搞过综合性商场,更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

    目前顾杰的沪海服饰精品店算不上真正的商场,只是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档服装店而已,服装商店和综合性商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正当宋援朝疑惑的时候,马书记说道“援朝呀,你是搞企业的,专业又学的是经济方面,在这方面你算得上是行家了。我想请教一下,假如我们商都也建立一个大型的综合商场,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宋援朝有些明白马书记的想法了,他思索了下道“我没搞过商场,在这方面不是行家,只能从商业的角度上给点初步的想法。”

    “没关系,畅所欲言嘛,有句老话说的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想到哪里就直接说,我们今天就是私下探讨。”

    “马哥说的没错,这个想法市里早就有了,只是一直在考虑中。援朝,你眼界宽,思路广,帮我们出出主意。”祝卫杰在一旁说了这么一句。

    宋援朝点起一支烟,想了片刻用自己的思路说了起来。

    他告诉马书记,如果仅仅只是建起一家商场的话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商都的经济基础不是太好,但以商都一个省会城市而言,出资建一幢大楼,然后以这幢大楼为核心建立一家大商场是很容易的。

    其他的不说,比如他们现在所在的这家宾馆,一个大型商场的投资充其量也就和这家宾馆差不多,上千万的资金投入足够建起来的。就算后续的装修和筹备也花不了多少钱,这些硬件基础对商都来说很是容易。

    可问题在于商场建起后只是一个架子,一个空有其表的商场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宋援朝没经验过商场,但他却从商业角度来提醒马书记,如果想要做好这么一家商场首先必须成立一家以商场为核心的公司。其实这样的公司在商都也是有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