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自由的味道(第1/3页)

    肖申克的救赎可以说无疑是戳中了老美这个,标榜自由的国度的影评人们和媒体人们。

    当然,本身这部电影能够成为经典,也有其独到之处。

    所以,虽然首场点映刚结束,影评网上,肖申克的救赎就被那些影评人们和媒体人们打出了一个令人咂舌的分数。

    99分

    可以说这个分数简直是夸张

    很快地各种影评就新鲜出炉。

    著名影评人拉里森在凌晨4点发布了肖申克的救赎的影评在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上。

    「最初,我和很多同行们都以为来自华国的奇迹导演,奇迹不再。

    我们都以为这是一部仓促上马的「新闻」电影,可是结果我却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从影院回到家,一路上脑海里都在思考着,关于这部电影的种种,于是彻夜未眠,已经躺下却又爬起来写下了这篇评论。

    在我眼里,肖申克的救赎与信念、自由和友谊有关。

    关于信念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重重挤压之下的牢狱里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因为从进来的那一天起,狱长就说过「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贱命交给我。」

    除了他能弄来的香烟和印着果女的扑克牌,任何其他异动在这个黑暗的高墙之内似乎都无法生长。

    然而安迪却告诉他「记住,希望是美好的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所以安迪能够用二十年挖开瑞德认为六百年都无法凿穿的隧洞。当他终于爬出五百码恶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泼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夺目霹雳。亮光之下,我们懦弱的灵魂纷纷在安迪张开的双臂下现形,并且颤抖。

    整部影片的烙印就是肖申克身上的信念,待了二十年,没有被监狱一日复一日的生活磨灭的信念。这个信念是自由的信念,他不愿意相信是自己害死了妻子,他要去查明真相。起初还会表现出来,后来在普通、重复、机械的监狱生活中慢慢隐藏了起来,进而变成了一种好好生活、享受监狱生活的信念。

    他身上的气质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身上是亡命徒的气质,散发着颓废、腐烂、丧失人性的味道,他却很干净阳光轻松悠闲。在我现在想来,他是很不一样的,这种气质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有个性」「酷」从来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随时肯定自己的想法,从不怀疑自我。

    我确实是觉得他很酷的,当时看的时候没感觉,现在想想,那是因为他心中有信念,有目标,他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想要在自己出狱后去往自己的「世外桃源」,去做一个打渔出海的人。有这样梦想的人,本身就是光明而干净的,怎么会跟监狱里其他混日子毫无目的的人一样

    庸常生活里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先说「那不可能」,习惯了没有奇迹,习惯了,习惯了。

    可是来自华国的奇迹导演,却用安迪给我们带来了奇迹。

    试着留住一些信念,在它们丧失殆尽之前。它们也许无法最终实现,也许无法让我们更有意义的活着甚至对于我们而言,它们只会愈加带给我们更多的虚无感。然而我知道我有多需要这样的虚伪与自欺,因为你可以说我在做梦,但我不会是仅有的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