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箱子里是什么?(第1/4页)

    李易在做开拍前的最后的准备。

    就是观看那些“犯罪现场”,不得不说好莱坞这边,的确工种很是齐全。

    甚至于就李易拿来和原版的进行对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仔细想想倒是也不见得原版的技术就比现在的差,主要是电影诞生的年代不同。

    一切准备就绪。

    很快地,七宗罪就在迪恩影业位于纽约的摄影棚开机。

    这部电影的拍摄肯定不可能像其他的电影拍摄那样的轻松,毕竟,整部电影的氛围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压抑的。

    特别是那些犯罪现场,哪怕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那只是布景,可是看了以后依然还是会产生那种不适感。

    有个有意思的事情,七宗罪这边,因为里面七天,都是雨天。

    好莱坞会有这样一条铁律“永远别碰动物和水”

    当然,这条铁律还要加一条,那就是不要碰小孩。因为动物、小孩和水都是比较难控制的因素,拍摄难度大、成本高

    七宗罪其实还好,只是涉及到了“水”

    其实雨戏真的不好拍,李易自己当然清楚,但是没办法七宗罪的七次下雨,本身就有着很深刻的寓意在其中。

    好在,不需要降狂风暴雨,否则的话,会更麻烦。

    水拍摄起来是极其麻烦的一件事,像国内很多时候写剧本就得尽量避免写下雨天,除非有必要。剧组拍摄下雨天时一般会跟两个单位合作,一个是消防部门,另外一个是园艺公司。这两类单位都可以洒水车。当然好莱坞这边不需要这么麻烦,迪恩影视旗下就有专门负责电影拍摄的“水”的专业的公司。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话,不就简单了

    但是其实,雨戏难在各部门的配合。

    一方面,摄影、灯光组得想办法保护好摄影机、灯光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必然拖延进度;另一方面,演员的衣服湿了、妆面化了,更衣补状都需要时间,也会拖延进度。拍一天的戏要烧一天的钱,所以制片人都希望戏拍得越快越好。但是雨戏因为容错率低,所以拍摄得很慢,导致烧钱,制片成本也就上去了。

    实际上,雨戏不算什么,难的在于“狂风暴雨”和“大风大浪”。这两个环境的制造相比雨戏来说要难得多。其中,最难的要属“浪”。拍戏不能完全依靠自然条件,并不是真的去海边拍大浪,因为保不准浪时有时无,更拖延进度。所以一般会使用造浪池,但一般的造浪池无法满足剧组拍摄,所以要拍摄足够的浪,就需要足够的钱。

    好在七宗罪倒是并不存在这些问题,因为只是正常的雨天天气而已。

    当然,有些比较苛刻的导演,会选择在真正的雨天来拍摄,不过,这样的话,拍摄起来,就更耗费时间和物力。

    李易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因为七宗罪不是一场两场雨戏,可以说电影有很多场雨戏,真要去碰天气,会很麻烦。

    要是一直不下雨,那就坑爹了。

    七宗罪其实有很多很有趣的细节,“7”在电影里面不说随处可见,但是却的确有不少地方。

    比如开场所有的楼房号码都是7开头的,高潮处那个快递的时间是7点零7分等等,等等。

    当然,和看电影的观众比起来,拍摄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是很乏味的。

    好在大家都是吃这碗饭的,都是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