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章 《暖春》遇上《隐入尘烟》(第1/2页)

    农村题材影片,不好拍,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万个人心里面有一万种想法。

    每个人的认知是不同的,隐入尘烟也好,暖春也罢,会有人觉得,就是自己想象当中的农村的样子,可是同样的也会有人觉得,这完全是瞎几儿乱拍,这和他们想象当中,或者见到过的农村,完全是两码事。

    于是,很多如「在我沉醉于自我感动之余发现了个问题,国内的拍工人农民的文艺片的受众是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工人农民不看这种东西。工人农民的形象在银幕上接受我们的凝视,然而我们对工人农民以及他们的生活只有脑中的幻想,于是,有某种羞耻让我不安。」

    「我再也不想看乡土电影了,当农村生活就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的时候。我每次看乡土电影都只是在欣赏导演高高在上、做作和虚假。」

    「就这也就欺负国内大多数观众没看过真正好看的农村电影了。实事求是地说这两部片子拍的还行,但是剧本极假,隐入尘烟里面男主脱离人性,其他人物纯纯工具人,毫无人物弧光。而暖春里面,把这个世界都完全美化了,不提也罢。」

    「包办婚姻背景下,女性的命运却不是主题。甚至女性角色的存在是为了烘托和塑造一个和土地亲密依存的温情男人。唯一觉得被触动之处是在一次农活中男人忽然的怒火,和女人站在驴旁边瑟瑟发抖的身体。拆迁,城市化,权力关系下与土地的强行分离,很多可以讲述的点都浅浅地隐入了尘烟。」

    类似的评论不少。

    而关于这一点,周清泉在电影周刊的专栏里面也进行了解读。

    「暖春和隐入尘烟这两部影片都是出自李易之手,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难想象的。

    毕竟,众所周知,李易的出身和农村,和农民其实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据我本人了解,李易导演在执导天堂电影院的时候,曾经接受过采访,他儿时曾经在农村里面生活过不短的时间。

    当然,哪怕没有这样的经历,我同样的认为,这并不妨碍他拍乡土作品。

    来说说这两部影片,暖春的主题,从影片的名字,其实就可以看的出来,这部影片主要表达的就是人性之善,影片里面可以说没有一个「坏」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闪光点,胖大婶,根奶奶,二狗,等等,等等。

    这样的环境造就了这个又暖又沁入人心的影片。

    我们不妨换一个环境,如果小花是在隐入尘烟那样的环境里面,那么她的生命轨迹会是如何

    是否小花会不会成为曹贵英

    而隐入尘烟里面,却和暖春恰恰相反,里面的人性的冷漠令人发指,可以说除了马有铁和曹贵英似乎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我们同样的不妨试想一下,如果马有铁和曹贵英是生活在暖春那样的村子里,他们的命运是否会完全不同

    可惜,一切没有如果。

    看到很多影评,说这是一部拍给中产「观看」的农民电影,我也承认这一点,但是如果他们只看到电影最表层的叙事远远不够,否则,他们为电影的「动情」只会流于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怜悯,无法转化为任何实际性的作为。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行动迟缓,失去生育能力,还落下尿失禁的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