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七十二章 万千儿女赴前线,唯愿家国安康,世代太平。(第1/2页)

    “好啦,那些挑刺的就不要念了,念点好评来听听”李易笑着说道

    “好吧,那就杜向海的影评吧,他可是被称作你的御用影评人,看看他怎么说。”慕晴笑着伸手在平板电脑上找到了杜向海的影评。

    “行,那就看看老杜怎么说。”李易笑着道。

    他的确挺好奇的。

    “长津湖之水门桥每一秒都是生死,每一帧都是感动啧啧,不愧是你的御用影评人,这标题一看就知道是你的铁杆。”慕晴笑着打趣道。

    “继续”没有人不喜欢听人夸,李易也不外如是。

    “首先从画面制作来看水门桥的画面制作显然要比前作长津湖花费更多的心思,如果前作注重渲染,那么后作就注重写实。除此之外,对于战争场面的描述,水门桥也很用心,延续了前作的战略部署和小队作战,最后给观众呈现出更加清晰明朗,一眼就看懂的剧情。

    真实、刺激、冲击感强、场面火爆,便是水门桥制作上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从情感上来看,水门桥将爱国情、战友情、亲情、兄弟情、父女情全部展现出来。

    不同角色身上有不同的情感,整体是爱国情,正如所有七连的战士朝着祖国的方向敬礼,那一刻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梅生和女儿的约定注定没办法完成,但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女儿,却成为所有观众的牵绊。伍千里和伍万里的兄弟情,最能打动人心,特别是伍千里的最后一幕,看得人热泪盈眶。

    如果说长津湖只能让你哭一次,那么水门桥会让你哭三次甚至更多,因为前作收敛的情绪,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隐藏。

    从人物结局来看,水门桥的整体基调是悲壮的。

    其实早在长津湖上映期间,就有人分析过,所有七连的战士,他们的结局早就在前作之中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导演在长津湖还有一点仁慈,不告诉你每个人的结局如何,那么在水门桥中,导演就夺走了这点仁慈,让大家面对血淋淋的事实。

    长津湖只是介绍七连和五连的战士,但是水门桥却给每个人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的结局都有相对应的画面和故事,为了不剧透,就不做多说。但是在观影期间,可以说每下线一个人,影院就会传来啜泣的声音。

    为什么说水门桥每一秒都是生死,每一帧都是感动

    因为长津湖最大的泪点大概是雷公的牺牲,而水门桥最大的泪点是七连再次点名的时候“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

    实到一人我们听到的是数字,可是却永远都记的,那一个个数字代表着的是一个个牺牲的战士。

    不是泪点低,而是就算是铁打的汉子在听到这段台词的时候,我相信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我想这一幕会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撼动的画面,会深深地记住这句台词。

    从成长角度来看,伍万里真的成长了。虽然这是一部群像电影,但不得不承认,整部影片之中伍万里的成长线最为完整。

    如果说长津湖大家看到的还是乳臭未干的渔家小子,他叛逆,他不听话,他想当英雄,那么水门桥我们看到的是坚毅勇敢的战士。

    伍万里的成长有起伏也有契机,张小山的牺牲,雷公的牺牲,七连每个战士的牺牲,最后亲哥哥的牺牲,到了最后,伍万里成长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