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一十五章 如果没有《长津湖》你是否知道长津湖?(第1/2页)

    随着长津湖的热映,电影中真实的战争、生活场景,在观众中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个新话题被网友顶上了热搜,若不是电影引发连锁反应,有多少人对这场战役了解呢,我们的历史知识从哪儿来、够用吗

    央视六公主频道华国电影报道,发起了一项“如果没有长津湖你是否知道“长津湖””的线下调查。

    “大家好,我是电影频道华国电影报道栏目组的记者欧瑞,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京城时代影城门口。”

    京城时代影城门口。

    一场长津湖放映结束,许多观众从影院内走出来。

    欧瑞第一个走访的对象是一名年轻难男观众。

    “这位先生您好,我是华国电影报道栏目组的记者,能采访一下您吗”

    那年轻男观众颇有些惊讶,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先生怎么称呼能自我介绍一下吗”欧瑞笑着问道。

    “我叫陈飞,今年二十五岁是一名it工作者。”陈飞回答道。

    “陈先生你好,在长津湖出现之前,你知道长津湖吗”欧瑞问道。

    “这个还真不知道,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只是对抗美援朝有所了解,知道我们曾经打过这么一场仗,但对其中的细节、为什么要打这场仗一无所知。”

    “关于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我在电视里看到过,也听老人说起过一些。其实曾经还感到不理解,为什么要在新华国刚刚成立,国力并不强大的情况下去打这场仗,而且还是出国打仗。”

    “不过看了电影中的一句话就点醒了我的疑问,“美军过了三八线,过不过鸭绿江”

    志愿军战士们也一次次表明,“我们打这场仗,是为了让后代不用打仗。”

    我才真正的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要打这么一场仗。”陈飞不无感慨地道。

    “其实不止是我,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也都比较匮乏,即便知道一些浅显的常识,也对其背后的意义和细节不甚清楚,比如电影中美军过感恩节能够吃到烤鸡大餐,而我们的战士却趴在雪地里啃冻土豆,这样强烈的对比是我此前不敢想象的。”

    “谢谢陈先生接受我的采访”

    欧瑞的第二个目标,是一对头发发白的老人家。

    “老人家,您好,我是央视电影频道华国电影报道栏目的记者,能采访一下您们吗”

    “央视的记者可以,可以”老人和老伴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然后连忙点头道。

    “老人家经常来电影院看电影吗”欧瑞好奇地问道。

    “这还真的很不经常,应该说几乎没有进过电影院看电影,但听说长津湖上映,我特地和老伴儿一起来观影。”老人摇头道。

    “哦这是为什么”欧瑞好奇。

    “因为我家里现在都挂着十大元帅的照片,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他们。其实以前我和后辈年轻人聊起国家经历的战争、英模人物,总感觉对方提不起兴趣,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人们对过去的关注太少了。”

    “我希望年轻人能多关注历史,不要忘记今天的好日子是靠多少战士的鲜血换来的”

    之后,欧瑞又分别采访了,几个不同年龄的观众。

    一个中年女观众在被问到知不知道“长津湖”的时候摇头道“我今年40岁,自认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非常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