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四十一章 《哪吒闹海》和《魔童降世》(第1/2页)

    关于哪吒,李易其实一早就有一点想法,或者说一早就有不止一部关于哪吒的电影。

    记忆之中,那个哪吒丑不拉几的,但是票房却是国漫最高

    不过,老实说,那部哪吒特效的确做的不错,可是剧情在李易看来,却是有很大的问题。

    这大概也是国产动画电影最大的短板之一了,大圣归来如此,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如此。

    首先来说一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内核。一个好的故事必须有一个中心精神,就像大圣的内核,是明知救不了,还要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而哪吒这部故事的内核,应该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么什么是命灵珠魔丸,二元主角。灵珠的命运应该是拯救,魔丸的命运,自然是为害人间。

    可是原版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魔丸的载体的哪吒,他反抗了魔的本性了吗

    李易觉得真的没有

    哪吒降生之初,就凶戾异常,后来太乙真人用乾坤圈压制其凶性。再到哪吒暴走,也都是用乾坤圈进行压制,没有消除过魔丸本性,只是自己将乾坤圈解放的程度缩小,这一点,在李易看来是非常失败的。

    因为作为主角的哪吒,作为天命魔丸的哪吒,有着魔的凶戾本性,而电影的核心就在于,反抗。

    可是结果,主角哪吒却没有任何主动的反抗魔丸本性的意思,反而都是被动的

    所以,真要用这个剧本的话,既然知道这个缺陷,那肯定要进行修改,比如,化被动为主动。

    如哪吒知道乾坤圈可以压制自己的暴戾,但是压制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他还是主动努力地戴上乾坤圈。

    一个是被动改变,一个是主动寻求改变,李易认为后者更合适。

    剧情上来说,其实哪吒之魔童降世比之更老的哪吒脑海来,真的差了不少。

    哪吒脑海里面。

    哪吒七岁,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哪吒是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一切不是因为强出头,而是路见不平。

    可以说逻辑性和三观方面都是比较正的。

    可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似乎要表达的是反抗自私自利,心怀天下百姓。

    但是,结果体现的却并不好。

    整部影片里面哪吒一共有两次拯救,第一次是救被口水泡泡怪抓住的小女孩。

    可是为了救人,放火毁屋在所不惜,和在山河社稷图里的表现如出一辙。

    完全不是为了利他,只是为了自我证明,这种自我感动式的拯救,和真正的英雄行为,其实是背道而驰的,从他丝毫不在意敖丙和小女孩的石像会不会被砸坏而用来当武器,也可以看出这点。

    第二次陈塘关救人,其实铺垫的也完全不够,影片展现出来的,完全是因为他终于懂了父亲的爱,为了救父母。救百姓,甚至给人的感觉只是好战和顺带,如果不是,应该有心境上的变化才对。

    而李靖也是前后矛盾的,一边说我降妖除魔,也是想为儿子多积点德,另外一边又说如果有一天哪吒为祸,我李靖一定牺牲生命,为大家讨回公道

    另外一边却在哪吒肆意毁城,却毫无责罚,禁闭若儿戏。

    太乙真人在哪吒凶性未改时赠混天绫和火尖枪,丝毫不考虑后果。

    仿佛只要没杀死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