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30节 齐乐融融?(第1/2页)

    当蓝玉情报送到昆明府。

    从西北调来南方,主将吴俊义,副将熊本事,郭三富,以及十五万士卒进驻永昌镇,加上当地就有的七万士卒,一共二十二万。

    二十二万人, 每人每天吃两盒罐头,一天需要220吨。

    如此巨大消耗,自然不可能待着不动,休息一天,立即攻打位于东吁王朝境内的边境要塞。

    无论多么坚固要塞,无论多么险要地势,只要敌人没有射程超过两公里火炮,皆挡不住煤气罐。

    可惜, 东吁王朝没有一门射距越过两公里火炮。

    想想理所当然, 万历那么牛逼,火炮射程也相当有限,而且数量极少。

    天空下着漂泊大雨,二十万明军将敌塞三面合围。

    军阵最前方是煤气罐发射架,每面四十台,距离敌人关隘仅仅只有五百米。

    这个距离恰好处在守军投石车射程之外。

    天地之间一片安静,待气氛足够压抑,身高一米六,体重一百八十斤的主将吴俊义下令,“不要破坏城墙,三个方向,同时往城内先打一千枚。”

    传命兵快马往另外两个方向传达命令。

    片刻后,阵前四十台发射架操作手们把一枚枚双翼,尖头体圆的危险品放在发射架上。

    发射手负责调整射角。

    负责点火士卒,左手持雨伞,右手持火把。

    炮弹因为喷射口也是点火口,只要不是故意倒着放,不泡在水里, 一般不惧雨淋。

    须叟,要塞外三个方向,一枚枚喷着漂亮尾焰的煤气罐飞进敌军要塞内部。

    城内爆炸此起彼伏,清晰可闻。

    一千枚打完,又是一千枚,敌塞内部化成火海,焦尸无数。

    不知守将经历了什么,片刻后城上升起白旗,二十万人驻防的超级要塞主动打开城门,并放下武器。

    统计得知,仅仅一刻钟,二十万人便被炸死烧死多达七八万。

    原因是要塞内部都是木屋,茅草屋,没有地道,更没有地下建筑。

    死伤又急又快,指挥官不得不投降。

    如此许多俘虏怎么办

    自然有办法,所有俘虏锁上脚链, 分发工具参加开垦雨林, 修筑道路, 挖沟渠工作。

    为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被承诺劳作两年就能回家。

    十二万人一起开荒,效果明显,速度快,而且只需要喂半饱,很划算。

    得说明的是,吴俊义战争任务并不多,攻下这座边境要塞,消灭东吁二十万士卒,这就行了。

    后面,包括他从西北带回来的十五万士卒以及俘虏,只要负责修路、开荒、种粮即可。

    原因简单,一是雨林环境和内地环境是两码事,深入可能会吃大亏。

    二是永昌离昆明府很近,不到四百里。

    没有二十万人在旁边护驾,万一东吁人偷袭昆明府,俘虏张新,完犊子。

    纳丕。

    这里原本是澜沧王国修筑的要塞,现在驻扎有五万明军士卒,六磅炮六十门,煤气罐两万余枚。

    东吁王朝边境对面也屯有对应数量士卒,防备明军入侵。

    和永昌镇驻军同一天,几乎同时,纳丕要塞明军主动向东吁王朝驻军发起进攻。

    因为火器,同样取得大胜。

    杀死敌人两万余,俘虏三万左右,逃跑六七千。

    这些俘虏同样戴上脚链,参与建设新明朝工作,平整雨林,开垦山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