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1节 谁还会记得万某人?(第2/2页)

    对现在感到满意。

    更表示,现在广州府,只要肯卖力气,肯吃苦,到处都能挣到钱。

    想挣小钱去修路,想挣大钱去出海,想发财去找城投钱行贷款买船去捕鱼、做生意。

    傍晚。

    杨禾打算找一家客栈休息,忽地转头看向随从,“你们今天有没有在街上看见小乞丐”

    六个随从傻眼,大明朝现在到处都是流民和小乞丐,京城也有很多,广州府好像一个都没有

    “杨大人好,花某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花某自然是花可庆,今年六十,性格特别顽固,为官清廉,所以还好好的。

    他的其他同事都被张某人抄家。

    杨禾回忆几秒,恍然大悟,“您是花布政使”

    “正是老夫,”花可庆自我介绍道,“听闻杨大人来广州,所以找过来叙叙旧。”

    一个正三品,一个正二品,两人过去自然见过面,进入客栈,要一间上房,两人在一张圆桌两边面对面坐下。

    “请问杨大人此行为何而来”花可庆抱抱拳问。

    “张同鸣背叛圣上,向张新投降,眼看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北方又逢大败,陛下派我来封赏张新为两广新任总督,暂且将他安抚。”

    花可庆微愣,提醒道,“我担心会养虎为患,张新是叛军,又和叛军不一样,说来惭愧,他和他的手下极其善长内治,长袖善舞笼络人心。”

    杨禾深以为然,一个下午足够他了解很多,好奇问,“为何街上没有小乞丐”

    “张新没有进入广州府之前,城里城外有很多乞丐,现在12岁以上可以自立更生的,要么当兵、要么修路,不会有闲人;

    12岁以下,要么进入训练营;要么被各个海商收为义子,带回家培养,总之12岁以下孩子,连婴儿都有人抢着要。”

    “”

    就像刘佬佬进大观园,杨禾已经了解广州府许多,听到这里还是一头雾水。

    看出杨禾疑惑,花可庆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倒出来。

    “收养小乞丐这股风是从濠镜澳刮过来的,带头人自然是张新;

    据说早在两年前,他就一直在收养无父无母的孩子,带回去培养他们读书写字,不背四书五经,而是学习实用技术,比如医术、水利、修路、测量等等;

    如今两年过去,第一批孩子已经能够为他担当重任。

    比如各个衙门里的青天,得承认,那些少年办事雷厉风行,思路清晰,公平公正,不受是非干扰,非常受老百姓欢迎。”

    杨禾咂巴咂巴嘴角,他听出来花可庆言外之意,那些少年,比他这个正二品大员做的还要好。

    “这些事情以前闻所未闻,总体感觉老百姓得到很多实惠,没有流浪孩童也是好事,”杨禾不解,“花大人为什么说养虎为患”

    “如果人心都在张新那里,”花可庆反问,“谁还会记得陛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