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40.世南五绝(第1/2页)

    他话未说完,已被李世民打断,李世民的声音不大,但嗓音中明显带着悲戚“就选文懿吧,这个意思不错。”

    听天子亲定下了谥号,令狐德棻心里放下一块石头,但他接下来还有事要请示,见天子神色悲伤,只得小心试探着请示“请陛下赐下考语,臣等也好有所凭依。”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天子定下调子,是褒是抑,是贬是扬,下面的人才好发挥,否则悼文和墓志铭都没法写,李世民略想了想,刚提起笔来写,笔在半空墨未落,泪如滂沱已先流,他垂着泪写道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

    想了想,又写世南有五绝,忠谠、友悌、博文、辞藻、书翰。

    写完这五绝,李世民竟无端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们,自己众多儿子中竟无一人当得起这五绝其二,偶尔有能当得其一者,也是口颂华辞丽藻,腹藏山川之险,全无忠孝友悌之心。

    模糊的看着五绝,李世民忍不住再次泪如泉涌,啜泣良久,又提起笔来,奋笔疾书写了首诗,低声吩咐令狐德棻“把这首诗也加在悼文里吧。”

    令狐德棻从没见过天子如此悲痛,不知是该劝慰节哀,还是该顺着天子的话赞颂几句虞世南的德行学识,想来想去,竟似乎怎么都不对,索性也不说话,只陪着低声啜泣垂泪,听天子有了旨意,赶紧收了悲容,刚要开口领旨。却听天子又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李世民的声音不大,既像是在令狐德棻说,又像自言自语,令狐德棻不知该如何回应,尴尬的盯着李世民,不知是不是该接着陪哭。

    李世民对一旁的内侍道“取火来。”

    一名内侍忙不迭的取来烛火,李世民举起写着诗稿,一火焚之。

    令狐德棻正搜肠刮肚的想宽慰几句,却听李世民说道“你们去准备吧,切不可荒疏怠慢了,礼部会同秘书省在昭陵附近寻一风水佳穴,陪葬昭陵,去办吧。”

    令狐德棻听天子下旨,如蒙大赦,赶忙领旨,退出殿去。

    令狐德棻刚刚退出,一名内侍蹑手蹑脚的走到李世民身旁,小心的禀告“陛下,凌云台右将军房遗直求见。”

    李世民犹自悲伤,一听房遗直求见,也是微微一愣,不是刚退下去吗,但他马上意识到,很可能是洪州那边有消息了 ,他记得房遗直刚才还说算日子就是这两天了。

    “快宣。”李世民快速抹去了脸上的泪痕,打起精神。

    “陛下,魏太师密信,这是臣的手下自洪州带回的。”房遗直双手捧着密信,恭谨的递向一旁的内侍。

    李世民还没接便皱眉紧锁,密信皱巴巴的,还散发着难闻的酸臭味,想必是为了隐秘,藏在了什么意想不到的地方。

    快速展开,认真的读了起来,但是读着读着,李世民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因为他发现,密信中的内容,与明折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细节层面更丰富了,魏征在信中详细叙述到了洪州后如何只带少数随从前往包围刺史府百姓中,与百姓的族长乡老代表谈判,如何向洪州百姓承诺朝廷不给王君范公正处置就不回京,这才平息了事端,让洪州百姓散去,信中还讲了魏征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