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二章 事情后续培养人才(第2/2页)

    版。

    不管怎么说,长孙无忌觉得自己能离开河州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何况,他已经得到消息,妹妹已经被皇帝册封为辰妃。这让他着实松了口气,他就怕妹妹不能进宫。

    辽东番民起复,朝廷下达命令以杀止杀。

    徐世绩领命之后,立即调遣军队,,屠杀人头无数。具体杀了多少,没人知道,只知道辽东道境内的多条河流,数月内红浊一片,尸体大火烧之三月不熄。

    当长孙无忌上任以后,他才知道辽东道情况有多复杂。首先是他得帮助朝廷征发当地番民,其次则是转移当地妇孺。仅这两项,就是导致其境内番民家破人亡的根源。但是,他必须要这么做。其次,他还得配合军队,血腥镇压番民。

    最后,他还得安抚当地番民。

    长孙无忌觉得,他还不如留在米川等死呢。

    不久后,在徐世绩的下,终于让番民畏服,再无起复之事。不过,想要彻底让辽东道的番民如同草原人一样麻木的接受朝廷剥削压榨,还要一段时间。

    而徐世绩也在此时接到圣旨,回京受赏。

    徐世绩立下的功劳,自是不必言表,李智云提拔其为民部侍郎,大将军衔,加上柱国,赏赐金银玉器不表。

    封赏完事后,李智云问他“懋功以为,可派谁去总览辽东道之事”

    徐世绩想了想,摇头道“回禀陛下,臣久不在长安,不知朝中之事,未知谁贤也。况且此事,唯陛下独断。”

    “好,朕知道了。”李智云道。

    在徐世绩退下后,李智云起身在甘露殿走动。

    辽东道那边,无疑要派一个能臣过去治理,只是谁合适呢

    他思来想去,忽然想起一个人。

    刘仁轨

    此人在灵州做的很不错,上下条务,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

    更关键的是,李智云目标在倭国,这次倒是可以让刘仁轨过去提前适应环境,以此给将来朝廷出兵倭国做准备。

    “来人。”

    “在。”高良忠躬身等候。

    李智云道“拟诏。”

    “是。”

    刘仁轨眼下已经在灵州当了几年刺史,经验,年纪,都已经渐渐足够,李智云觉得该放开培养他了。

    不久后,灵州刺史刘仁轨奉诏返京,向皇帝述职。

    灵州之事,早已不复昔年之貌。这几年,随着草原人口下降速度越来越快,灵州那一带,草原人渐渐消失,剩下的转而变成耕地的归化汉人。这批汉人,其实大多数出身草原贵族,他们作为朝廷鹰犬,疯狂压榨同族之人,最终获得朝廷的欣赏,变成新的大唐子民。

    这批人很少,并不多,目前都集中在几块能耕种的地方自己耕种田亩过活。又因为灵州周围的草原人渐渐绝迹,朝廷便没有继续强行压榨那一带,而是开始移民迁徙,渐渐控制,让大唐子民去真正占有那一带。

    同时,归化的草原人也被打乱,分置在各个地方,总之是不会让他们聚集在一起。

    置于那些昔日投降大唐的草原贵族,眼下已经变成打了汉化补丁的草原人。他们给自己取汉姓,在长安置办家业,用着卖族人的钱转身一变,成为大唐忠狗。

    这些人也不多,因为朝廷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草原人,甚至连牌坊都不想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