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章 科举士子名单(第2/2页)

    家子弟,多少都能得到一些消息,目下长安中小学的测验试题类型,最是契合大考试题。

    除此之外,第一次大考的试卷也卖的相当火热。酒肆茶楼之间,日日都有士子们高谈阔论,讨论试题。

    甘露殿。

    “启禀陛下,这是礼部送来参与科举考试的士子名单。”高良忠奉上名册,走到一边躬身侍候。

    李智云打开名册观看。

    名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荐士子,另一部分是从州考中脱颖而出的士子。

    看着看着,李智云眉毛蹙起。

    此番长安大考,人数较之第一次,自然是更多的。第一次人数不到百人,这一次却突破三百余人。只不过,这三百余人的出身之地范围相当集中。

    首先是关中,其次是中原、河东、再次是河北。来自南方的士子寥寥无几,只有一个是来自江南道苏州。这个人,李智云还没听过。

    这份名单的背后,代表着南方士子对长安大考的不屑,亦或者是地方世家对科举考试的不屑。这令李智云相当的不爽,甚至是有点恶心。

    他和隋炀帝可不一样,将北方人不当让人,将南方人当宝。

    “传纳言陈叔达。”

    “是。”

    须臾,陈叔达自政事堂而来,拜见皇帝。

    “陈卿且看看这份名单。”

    “是。”

    陈叔达一时间捉摸不透皇帝意思,老老实实从高良忠手上接过名单观看。

    看完后,整个人脸色黑了下去。

    这上面来自南方的士子竟如此之少,这简直离谱。

    “陈卿啊。”

    “臣在。”

    李智云道“朕虽然没有如何优待南方士民,可貌似也没有如何得罪他们吧,为何此番他们如此瞧不起朕呢”

    陈叔达咽了咽口水,尽量解释道“启禀陛下,山高路远,许是南方士子赶来长安不易。况且,朝廷宣布大考时间较为急促,消息一时之间还没传到那边吧。”

    这说辞,他自己都不信。主要是皇帝陛下早就定下规矩,长安大考三年一次,地方的县考和州考制度也在陆续建立,南方那边不可能会不知道内幕消息。

    何况,朝中不缺南方官员。

    李智云也没追着陈叔达紧咬不放,而是道“既然如此,朕就不多言了,陈相回去吧。”

    闻言,陈叔达嘴唇嗡动,但却没说什么,躬身告辞。

    离开甘露殿,陈叔达脸上涌现一抹失望。长安大考消息,他早已命人告知南方诸多世家,可此番却仍然没人前来参与,这不是不给他面子,这是不给皇帝面子。

    事情大条了。

    作为相国,他深知当今皇帝性格,吃软不吃硬。你不给皇帝面子,那就是要和皇帝对着干。以这位皇帝雷厉风行的行事手段,南方以后只怕要动荡了。

    另一边,李智云扫了一眼直荐士子名单上的马周以及上官仪两人,没有多想。

    这二人在历史上虽然才智之名,但是眼下还有没有,李智云可不敢保证。

    毕竟,上官仪都因为他的出现,命运轨迹改变,在海上走了一趟回来。

    马周人生又是如何,谁也不知道。

    他们有没有才,不取决于历史,而取决于这次大考结果。

    除此之外,最让他在意的,莫过于南方的事情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