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封赏登基大典再议(第2/2页)

    相较之去年的收成,今年增加未免太多了些。”

    李智云呵呵一笑,看向温彦博。

    “温尚书,你替朕告诉陈相吧。”

    “遵命。”温彦博对着陈叔达道“陈相但请放心,粮食数目皆是我一一核实,没有任何虚假。各州县官员,他们也没有强买强迫百姓,一切都是按照规矩办事,免税之地,依例而行。此外,今年之所以能收成如此之多的粮食,主要是两点。

    其一则是曲辕犁、土化肥已经开始推广,其二便是这粮食中,有不少冬麦在其中。”

    闻言,陈叔达恍然。

    “多谢温尚书解惑。”他重新坐下。

    李智云之所以相信民部上报的粮食数目,其一是相信温彦博,其二则是根据去年的情况估计,其三则是派拂衣的探子在天下各地暗查。

    官员们欺上瞒下的事情,李智云刚被先帝册封为太子的时候,就见识过。而在他当监国太子的时候,没少警告打压那些企图欺骗他的臣子。

    是故,李智云方一登基,才少有人敢糊弄他。毕竟,群臣都知道一件事,当今皇帝虽然年轻,不过二十二岁,但治国手段,他们早已领教过。

    更何况,当今皇帝可不是柔弱小儿,而是从天下大战中走出来的戎马皇帝。

    眼瞅着话题被带偏,杨恭仁坐不住了,他开口道“陛下,这些事情都是细枝末叶,当务之急是尽早尊封”

    后面杨恭仁说了什么,李智云不听也知道。

    而裴矩呢,则低眉浅笑。

    待杨恭仁说完,李智云方才道“杨相说的在理,这样罢,待登基大典过后,便开始册封吧。”

    纵使李智云想压一压,但考虑到追随他的潜邸之臣,他还是决定尽早了结这件事情,否则耳根子不会清净。

    而杨恭仁呢,李智云猜测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劝自己册立皇后。虽说皇后之位,李智云早已确定是妻子杨氏,但杨恭仁这副急不可耐的摸样,还是让他感到有些不舒服。

    紧跟着,裴矩拱手问道“陛下,先帝大行,来年是否还要延用武德年号”

    李智云想了想,说道“延用。”

    “是。”

    关于年号,李智云暂时没什么想法。

    唐俭问道“陛下已然登基,那神策府是否继续留存”

    这个问题很好,唐俭不说,李智云也准备提起。

    “朕已登基,神策府自当废除,自此不置。”

    神策府和天策府,这两种机构的权力过于强大,李智云根本不会允许它出现在自己的朝堂上。

    而解散神策府,那么另一个问题也得提上日程。

    那就是十六卫大将军,自然不能由身为皇帝的李智云兼任。

    对此,李智云也早有打算。不过涉及兵权,李智云不打算和大臣们商议。

    议了会儿事,小朝散去。

    待群臣走后,李智云靠着凭几假寐。

    内侍大太监高良忠弓着身子,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可要传膳”

    高良忠是内侍省四大太监之一,主要负责皇帝起居。他年纪三十许岁,做事较为稳重本分,故得李智云提拔,在身边服侍。自李智云登基之后,李珍李强二人,便不能进后宫伴驾。

    唐初的太监,没有多大权力,大臣们也都不屑和他们走近。而李智云更不会如何重用太监,他虽然对太监制度有些别扭,不过也不好擅自更改。

    否则,若是宫内不用太监,大臣们绝不会同意。而他自己呢,习惯了之后,自然也不会有如何不适。

    “不必了。”

    李智云振作精神,开始考虑册封的事情。

    文学网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