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19章 大封功臣,孙武拒封(第1/2页)

    重生之吴霸春秋第619章大封功臣,孙武拒封

    在这一次的大朝会上,庆忌变动了一下吴国当前的三公九卿席位。

    特设“国尉”,又名太尉,让孙武出任,官秩万石,地位等同于三公。

    其余三公,分别是太宰计然,为百官之首,辅左吴王治理国家政务。

    大司马伍子胥,与国尉孙武一起,作为吴国最高的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事事务,掌握军权,战时听从吴王的命令,可凭吴王的符节调兵遣将。

    御史大夫范蠡,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公卿百官。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弹劾朝中与宫中一切事。

    监御史,是吴王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所以在职权上,御史大夫的权力更大。

    三公都对吴王庆忌直接负责。

    吴国有两套不同的三公班子,一套是荣誉性,一套是实权性。

    不过官秩都是一万石,保持不变。

    俸禄多少,其实他们都不太在乎,主要是地位

    三公之下,便是九卿,“九卿”当中,首当其冲的是为特设的左右丞相,皆是官秩二千石。

    文种仍旧出任左丞相,孔丘改任右丞相。

    左丞相主内,协助太宰处理国家政务。

    右丞相主外,负责国家的邦交大事,同时配合处理政务。

    此外,庆忌还额外提高“御史中丞”的地位,等同于九卿。

    原来的廷尉伯噽,出任御史中丞。

    接下来则是真正的“九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由庆忌的叔父烛庸出任。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由勾践出任。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由黑夫出任。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由申息出任。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由严于律己,精通法令的邓析出任。

    大行令,掌管外交和部族事务。

    由原来的客卿阳虎出任。

    宗正,掌管王族、宗室事务。

    由庆忌的另一个叔父掩余出任。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由曾点出任。

    少府,掌管专供王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由被离出任。

    此外,庆忌还设立执金吾,官秩二千石,掌管京城的防御事务,相当于金陵的戍卫司令。

    由备受庆忌信任的孟贲出任。

    在国尉、大司马之下,还有左司马田穰苴,右司马熊子丹

    而今吴国人才济济,大才也有不少。

    所以庆忌会特设出一些官职,以留住这些大才,委以重任。

    像是范蠡,当了十多年的治粟内史,为庆忌排忧解难。

    范蠡就不想位极人臣,当一个三公吗

    不,范蠡的确是想,奈何抽不开身。

    这一次,庆忌何不能满足范蠡

    总不能等到范蠡病逝,庆忌或者吴国的后继之君,再追封一个三公之位吧

    这一次庆忌大封群臣,各有赏赐,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值得吴国的公卿大夫们弹冠相庆的。

    即便不能升官,他们都能得到大量的良田、玉帛、绸缎、黄金等赏赐,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最大功臣,最大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