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1章 番外·从神乎其神的没良心炮开始说起(第2/3页)

    的劲儿了,就炸膛了。

    所以为什么过去的火炮一般都是厚厚的炮管子,加上小小的出口就是冶铁工业发展不到位,造不出能制造大口径火炮的铁,为了避免炸膛炸死自己人,只能缩小口径。

    没良心炮说白了就是个汽油桶,薄薄的铁皮,凭什么能承受住火药爆炸带来的巨大后坐力

    当然可以,因为它真正发射的时候大半个身子都结结实实埋在地里,并将筒的外侧与坑壁间缝隙用土填实,借助坚实的大地吸收发射药产生的重压与后坐,并提高安全系数。

    这就意味着没良心炮的发射不仅需要炮筒、火药和炸药包,还需要专业工兵进行坚实的土工作业,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

    一般来说这个时间在三十到四十分钟之间。

    正是因为其耗时太长,且一旦做好发射准备之后几乎不可移动,所以才只能用来攻击,攻击不可移动的重型目标。

    且使用时军队整体需要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敌军则处于战略防守态势,如此才能保证没良心炮真正发挥出作用,否则你土坑还没挖好敌人就一波反攻横推

    没良心炮的缺点还不止如此,它自身的性能与操作的失误也会带来惨重的事故。

    比如用来引燃发射药的引线和炸药包的导火索问题,没良心炮抛送的炸药包很多还是采用手工点火的方式点燃炸药包的导火索,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点燃炸药包导火索的同时也点燃发射药的引线,可发射药的引线失灵了而炸药包的导火索却没失灵怎么办

    正是因为这种专业工兵都无法解决的安全性问题的存在,没良心炮才在我军缴获更多火炮之后逐渐退出了战场,进入了军事博物馆。

    土法的确可以造出很多种现代火器的简易版本,但是这并非没有代价。

    想用土法逃避正规化生产所需要的技术、成本问题,去钻空子,就必然要承受土法不规范操作本身带来的反噬,而这种反噬产生的损失甚至会超过钻空子本身带来的收益。

    否则人类为什么要追求标准化大工业生产呢

    大家一起土到底不好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很多历史作者、读者的情节,一是名臣名将美人情节,一是火器情节。

    二者都是随着网络小说逐渐兴起而出现的,当然我也有。

    觉得名臣名将在手美人在怀,天下就是我的,也觉得穿越回过去只要分分钟就能搞出强悍火器,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分分钟吊打土著。

    但是写的书越多,查的资料越多,年龄越长,对这种说法就越来越无法接受。

    前者就不说了,后者稍微说一下。

    或许也是中国近代过于屈辱,每个人心底里都憋着一口要复仇的气,而早些年网络上甚嚣尘上的就是坚船利炮打败了清军的大刀长矛,以至于我们最后走向了败落。

    于是人们都认为中国的失败纯粹是因为火器发展不到位,只要火器发展到位,我们可以瞬间翻身,成为列强,扬眉吐气。

    读者作者都受此影响,认为历史小说中发展火器是绝对的正确,不发展火器或者没有一穿越回去就立刻发展火器就是绝对的错误。

    回到过去不立刻发展火器吊打一切你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无论面对多强大的敌人,只要发展火器,就立刻可以打赢,如果打不赢那就发展更高级的火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