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9章 闻风动杀心(第1/3页)

    赵黍俯身拨弄一下冰凉积雪,望着茫茫原野,问道“这些全都是王老爷的庄田”

    胡老头点头说“是的。”

    赵黍拍了拍手,瞧了胡老头一眼,问道“看你言行举止,以前当过兵”

    “侯爷明鉴。”胡老头抱拳拱手“小民曾是宣武军执戟长,仗打完后, 就在此地安居。”

    “宣武军”赵黍听到这名字微微一喜“你是宣武郡出身”

    “是有何不妥么”胡老头心中忐忑。

    “我也是宣武郡人。”赵黍忽然笑道“不曾想,居然在此地遇到同乡。”

    宣武郡在五国大战之时,本就是华胥与有熊两国往来拉锯争夺之地,大量从中土逃难而来的流民聚集在宣武郡。

    而所谓流民,也不是寻常平民,通常是中土的豪门大族,只有他们有财力物力,能够拖家带口迁徙避难。

    这些流民在宣武郡筑垒屯聚, 形成多股流民军。华胥国早年间给他们分发印信,加以委任,部分粮草物资,由他们来迟滞有熊国的进攻。

    宣武郡的流民也会相互兼并,后来组成一支宣武军。不过面对有熊国的大举进攻,宣武军遭受惨败,只得乖乖归顺华胥国。首阳弭兵之后,宣武军也是被裁撤,兵士家属分散各地安顿。

    “惭愧,小民以前没见过侯爷尊面。”胡老头说。

    “当年有熊国打进来,我照样要跟着祖父逃难,又不是什么显贵人物。”赵黍并不在意,随后又问“那你们搬到这商陵郡后, 是否有安家田”

    “一开始是有的。”胡老头说“成年男丁一人二十亩, 妇孺每人十亩。”

    赵黍皱眉摇头“太少了。通常百亩之田才能养活四五口人。而且地方上计口授田,往往都动手脚。我要是没猜错, 你们分到手的应该是些边边角角的贫瘠田土。要是受不了朝廷繁重赋税, 肯定有人将田土投献给池阳王氏。”

    “确、确实如此。”胡老头十分震惊, 赵黍仿佛是亲临现场一般,叙述出当年宣武军兵民的遭遇。

    赵黍估计,当年负责计口授田的地方官长,从一开始便与池阳王氏勾结。授予贫瘠田土,就是要使得这些宣武军兵民交不起赋税,好让池阳王氏能够顺利兼并。

    “你们为什么不反抗呢”赵黍问道。

    胡老头听到这话懵了一下,什么叫“反抗”贞明侯这话是要他们犯上作乱么胡老头支支吾吾不敢应声,唯恐说错了话。

    “是我考虑不周。”赵黍见对方如此,无奈叹息“你们日子本就艰难,能够来县城找我,想来也不容易。”

    同样是经历五国大战的老兵,林老头有妻儿家小,不像成阳县的王庙守那样孑然一身,并非谁都能舍下一切去拼命的。

    “侯爷,池阳王氏的人来了。”有兵士前来禀报“他们还带了几百家丁。”

    “知道了。”赵黍冷笑两声,动身回到村中。

    等赵黍赶到时,就见几百名部曲家丁把乡民堵在一处空地,连同赵黍带来的几名兵士统统围住。

    “你们可真有种要造反是吧”庄头气急败坏, 抬手指着那些乡民“我告诉你们,别以为攀了什么高枝,就真以为会有人给你们讨公道王老爷的话,就是王法你们不知好歹,勾结外人,今天我就让你们开开眼来啊,把女人统统抓走,每个男人砍一根手指,让你们吃点教训”

    当即就有部曲家丁冲了上去,试图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