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平阳(上)(第2/2页)

    前几个月,先是大军败北,李渊险些在天台山被梁军生擒,之后大军第二次败北,几乎全军覆没,突厥猛攻泾州,有饮马渭河,兵临长安之兆,李渊心忧不已。

    但泾州一战之后,李渊终于放下心了,斩首四万有余,俘获马匹、牛羊万余,突厥逃窜回草原,虽然还没能收复三州,驱逐梁师都,但李渊并不担心,他也是沙场老将,很清楚梁军占据大半个原州,此战无法速胜。

    所以,到了年末,李渊开始了寻欢作乐呃,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是恢复了本性,之前小半年,他一直勤于政事。墊

    其实在天台山一战之前,李渊算不上个勤勉的君主,因为一方面三省承担了大部分的政务,而东宫那边也承担了一部分,这使得李渊有大把的时间不然也没办法在短短几年内生那么多崽啊。

    而天台山一战之后,李渊开始了他建国以来最为勤勉的一段岁月,这也是朝堂风向的一个转变,三省无所谓,但东宫的权柄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再加上李世民开始行使尚书令的权力如今朝中氛围颇为诡异。

    太子不甘心,秦王也没有乘势进取,从而使朝局虽然诡异,但也平静当然了,这也有之前突厥席卷三州的因素。

    趁着年末,李渊处理完政事,将长子赶回东宫,将次子赶去尚书省,好不容易找了个空闲时间与嫔妃、子女饮酒作乐。

    斜卧在软榻上的李渊听着丝竹乐声,手还在膝盖上打着拍子,随口问道「三胡,选址已经定了吗」

    天台山一战的时候,力劝李渊即刻启程回长安的李元吉遭到了李渊极端的排斥,但无奈后面出了个拖延出兵的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倒是因祸得福。

    在李渊看来,四郎文不能吟诗作赋,武不能纵横沙场,但毕竟孝顺啊当时建议即刻回京,不也是孝顺吗墊

    就是蠢了点。

    不过蠢点也好,大郎就是太不蠢了,太聪明了,所以才会干出那种丧心病狂的事来

    「选了玉华山。」李元吉笑着回道「去岁父亲拜祭黄帝陵回程时候路过,此地林木葱郁、流水蜿蜒、千峰翠色,而且三面为山,一面临湖,风光颇佳。」

    李渊对关中也熟悉的很,想了想才问「好像距离黄帝陵不远」

    「五十余里,位于坊州宜君县。」李元吉又补充道「之前问过尚书令杨公,言此地居中遏子午岭,往东扼守南北大道,距离长安百多里,最宜营建行宫,兼自然之趣。」

    rg

    rg。rg,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