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05章 游大明寺(第2/3页)

    州担任租庸使和盐铁使,就是准备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离开京城之前,元载也做了万全的准备。

    他虽然投靠了太子,但是元载和李辅国有亲,在离开之前他拜访了李辅国,向这位大权宦行了子侄之礼,也承诺会在江淮向宫内送上额外的贡品。

    反正到了扬州,那就是天高皇帝远,到时候再走钢丝,也好过留在长安这个是非之地。

    杜亚皱着眉头说道“不瞒公辅兄,小弟在中枢也有一些关系,运作一下外放也是可以的,只是这天下之大,到底要去何处啊”

    为什么那么多官员要赖在京城,就是因为留在长安是天子脚下,随时有可能被皇帝或者重臣看重飞黄腾达。

    远离长安这个政治中心,那就会和那些地方上入仕的官员一样,苦苦等待考评晋升。

    如果运气不好遇到灾年,说不定还会受到上官的训斥,然后几年都没办法升迁。

    所以离开长安,也必须要找一个好去处。

    元载说道“去河西”

    “河西”

    元载看着杜亚说道“你不是和朔方军节度使杜鸿渐有亲吗”

    杜亚点点头,杜鸿渐算是他的族叔,杜亚也曾经和元载说过。

    元载说道“你这位族叔有拥立定策之功,如今又是朔方节度使,早晚是要进入政事堂拜相的。”

    “如今陛下让杜节度使入河西,协助陇右防备吐蕃人进攻,也正是建立军功的好机会。”

    “此时去河西,有你的这位族叔照拂,又能有机会在河西建立功勋,岂不美哉”

    杜亚激动起来,元载这算是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他连忙作揖道谢,这时候元载的车上传来一阵咳嗽声,元载拱手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诸位告辞了”

    随后元载坐上马车,从灞桥离开了长安城。

    在灞桥上送别的官员们若有所思,杜亚想到了元载叮嘱的话,终于下了调出长安的决心。

    有人出长安,自然就有人入长安了。

    扬州城内,第五琦的府邸里热闹非凡,所有下人都知道主人高升要返回长安了

    第五琦从扬州调回长安担任度支郎,这可是户部的第三把交椅,堂堂帝国的计相。

    前来道贺的官员几乎踏破了第五琦的门楣,院子里堆满了礼物。

    第五琦收下礼物,让管家登记完毕,对于送上贵重礼物的,第五琦都会亲自登门拜访退掉礼物。

    等到忙完了,第五琦的家当装了整整三艘漕运船。

    马上就要返回自己朝思暮想的长安城了,第五琦却又有些舍不得扬州了。

    第五琦是在长安还没有光复的时候就来到扬州城的,在这里他创建了盐院,打击私盐交易,重建官府晒盐工坊。

    又在扬州发售盐引,引导商人运输官盐贩卖。

    这一套遍布在各个盐场的盐院体系,让第五琦能够不断从江淮抽取盐税,源源不断的给关中的朝廷送去钱粮物资。

    返回长安担任度支郎,第五琦明白自己很难再接触这些基层的实务了。

    侄子第五原被第五琦派去了陇右,第五琦带着老管家,穿上了一身便服,在扬州城逛了起来。

    走着走着,第五琦看到了一座高大的佛塔,他已经走出了扬州繁华的西关,来到了城郊的大明寺前。

    第五琦是儒生,对于佛道并不感兴趣,不过这座大明寺也是知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