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朝鲜王(第2/4页)

      上一次还是在两年前。

    李虽在天启五年就被立为世子,但是因为明与后金在辽东的战事,导致道路难行。

    他直到崇祯七年,才被一个太监作为使者代表,大明正式册封他为昭显世子。

    在崇祯九年,丙子胡乱之前,李一直都是按照给大明当狗的道路走的。

    甚至在皇太极势如破竹,攻陷朝鲜首都汉城,他跟着他爹跑到汉山城也一直都是主战派,相信大明会来救援他们的。

    就如同万历时期,朝鲜遭到日本袭击,天朝派出数万人马来一样。

    可是随着局面日益恶化,朝鲜王李淏只能亲自出城投降,签订了盟下之约,又被迫派遣世子以及另一个儿子凤林大君一同前往盛京为质子。

    既是清朝钳制朝鲜的关键手段,并成为此后清朝要挟朝鲜攻打明朝等行动的筹码。

    同时又含有清朝扶植朝鲜亲清势力的意图。

    清庭对世子及宾客陪臣监视、看管得相当严密,对朝鲜的举动时时充满着敌意和怀疑。

    皇太极还时不时的带着昭显世子等人出征,借着世子的名义命令朝鲜军队参与对明作战。

    世世代代想当大明的狗

    好那我就让你这条狗去咬大明。

    在皇太极的授意下,许多人都带着目的接近昭显世子,导致一同被羁押的朝鲜大臣,对于世子极为不满,认为他要投靠清廷。

    而昭显世子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见识到了清军的强大。

    他真的从一个坚定的反清派已经向清廷靠拢了。

    特别是此番在盛京听闻大明被锤匪贺今朝所灭,大明都没了,咱们还跟着大明一条路走到黑做什么

    昭显世子与朝鲜王李倧第二次见面,便说了这些心里话,惹得李倧极为不满。

    当他第一次回来之后,李倧甚至还抚摸着他儿子的后背哭泣。

    可是听到他儿子要完全投靠清廷后,强忍着怒气没有发作。

    待到世子离去之后,李倧问左右大臣

    “我听说多尔衮年少刚愎,他的心思不能轻易被人猜到。

    皇太极对世子过于薄情,反倒是多尔衮对他多加厚赏,如此反差让我很是疑惑。”

    其实李倧就是不满意世子在盛京带了这么长时间的变化,认为多尔衮放他回来,是包藏祸心,想要取代自己的。

    王位是李倧好不容易坐上来的,他爹可不是朝鲜王,他是发动政变才坐上王位的。

    当然这也得益于光海君派出的一万多人,在萨尔浒深河之战全军覆没的失败,给李倧创造更大的政变机会。

    作为靠着政变上位的李倧,对于自己的权力看的很重。

    世子是第一接班人,他在清廷蛊惑多年,终于要当清廷的走狗了。

    那是绝对不行的。

    朝鲜王位只能是我自己的,给清廷当走狗也只能我来当。

    李倧投降清廷,总是叱责主战派,他认为所受到的侮辱都是他们造成的,所以重用主和派以及亲清派。

    现在连他嫡系儿子从最重要的主战派变成亲清派,这让他感到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李倧年岁渐长,他极度缺乏安全感,只想着要保住自己的王位。

    任何能够威胁他王位的人,都让他感到不安。

    而作为重臣的沈器远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拔凉拔凉的。

    他一开始对李倧继承王位就极为不满,想要另立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