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世百二十章吴世琮(第2/3页)

    不是在朕的大殿上争吵。

    和你们相比。朕才应该是最不愿意投降之人,自古投降的君主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吴世藩如今已经二十岁了,虽然并不没有掌握吴周绝对的权力,可是现在已经没人敢小瞧这个年轻的君主。

    不说吴周内部继承了前明那种文武对立,就说武臣也分为宗室亲臣派和功勋元从派。

    派系林立的后果就是让吴周本就不多的资源陷入内耗,王屏藩宁愿选择在巴蜀自杀,也不选择退回云南,这就是派系斗争的结果。

    因为王屏藩明白,退回到昆明不但会受到文官责难,还会受到宗室亲臣的指责。

    丧师失地本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可是比丧师失地更严重的是内部的倾轧。

    而吴世藩就是内部几股势力的粘合剂,若是和平时期,吴世藩只要掌握好平衡,就能坐稳君位。

    可是如今天下是战乱的时代,需要的拥有强大整合能力的领袖,而不是只会玩弄权术政客。

    虽然吴世藩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可是无论手握兵权的武臣,还是掌握政权的文臣都没太当回事。

    吴周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吴三桂死后没有一个能够统筹大局,足以压服这些骄兵悍将的人物。

    大殿里吴氏文武争论了半天都无法达成任何的决议,吴世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非常清楚,吴氏晚做出决定一天,情势就危险一分,有时候一旦没有了信心,就算有足够抵抗的实力,也依然会出现大量投降行为。

    这一点上,前明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一支部队在明朝这边,每战必败。可是一旦投靠到满清这边,战斗力立刻爆棚,就跟打了鸡血一般。

    吴世琮深谙兵事,当然清楚吴周如今的信心正在一点点的消磨掉,只要经历一场大败,也许局势就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知道在昆明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吴世琮马不停蹄地赶回前线,找到了在前线带兵的马宝。

    马宝与夏国相交好,二人一起供事多年,最是清楚夏国相的想法,更为关键的是夏国相离开的时间里,神机营一直都是马宝帮忙代管。

    有这层关系在,吴世琮说话便直接了很多,一见到马宝,吴世琮便合盘将与郑氏谈判的结果说了出来。

    马宝皱着眉头听完郑氏提出的这些苛刻的条件问道“国相是什么意见”

    “夏姑丈没有给出什么意见,不过却让晚辈转告马将军,时间拖得越久对我大周越是不利。”

    “这些某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我们每失掉一城就丢掉一份谈判的筹码,以满清对我大周的恨意,我们根本就没有向满清投降的可能。

    耿精忠与尚之信都难逃一死,更何况是满清最恨的我们。

    既然满清这边走不通,我们只剩下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死战到底,临死也要撕下满清一大块肉。

    另一条就是尽快与郑氏达成协议,接受郑氏的庇护。”

    “马将军与晚辈不谋而合,死战到底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最大可能向郑氏靠拢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次晚辈亲眼目睹了郑军的练兵现场,算是真正见识了郑军的实力。正是经过这一次亲身体验,晚辈才知道原来郑氏卖给我们的武器都是他们淘汰下来的。

    郑氏自己使用的武器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不是我们使用的火铳可比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