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飞机产业化和无线电突破(第2/5页)

    就是搞一些技术门槛没那么高,专利没那么卡死的次要零部件的研发。

    当代的汽车产业,是非常典型的资本密集产业,没钱你玩不下去

    哪怕是第三方组装厂商都是如此发动机你可以买,变速箱也能买,轮胎以及其他零部件都能买,但是如此整合起来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也涉及到了汽车一大核心技术那就是底盘研发。

    而北美汽车公司在这方面就是做的相当出色,所以才能够以组装厂的身份获得巨大的成功。

    但是北美汽车公司也就只有一家而已。

    同样的第三方组装厂商,大多都半死不活除了北美汽车公司外,也就长沙安隆汽车公司冒出来了点水花靠着他们独家的船型车身外观专利,愣是在汽车博览会上打动了太子,以至于让太子都订购了一辆他们的汽车。

    没办法,他们的船型车身在外观上,相对于当代实在是科幻感十足,而且也非常的好看继太子之后,又有诸多人被他们的汽车外观所吸引,进而订购了不少汽车。

    期间,还吸引了诸多大资本以及大企业的重视,不过其中大部分在发现安隆汽车公司的确没啥技术能力,只有一个车身空壳子后都是没了兴趣

    倒是四大汽车公司以及北美汽车公司对他们的船型车身专利非常有兴趣,尝试出资收购

    不过安隆汽车公司的几个大股东也知道自家手里就这玩意最值钱了,同时又眼红庞大的汽车市场,所以最后拒绝了出售专利。

    不过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采取了专利交换的方式,利用这个船型车身专利,向四大汽车公司以及北美汽车公司交换了一部分技术专利的授权发动机这些核心专利就别指望了,但是其他的还是可以的。

    交换来了这些非核心专利后,安隆汽车公司继续走核心零部件采购,自己打造三流底盘,想方设法搞一流车身外观的模式,竟然还真让他们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年销量都已经突破了八千辆,奔着万辆产销能力而去虽然还远不如四大汽车公司,甚至也远不如北美汽车公司,但是在一大票第三方汽车厂商里已经算是不错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竟然还盈利了,而且盈利的非常丰厚

    为啥

    因为他们的研发投入非常小,核心零部件都是采购的四大汽车厂商的产品,根本不用自研,底盘技术虽然勉强算是自研的,但是投入不大,属于勉强能用的三流水准。

    真正唯一的投入,那就是车身外观设计但是画个设计图纸又不用几个钱。

    最后,最关键的是人家还真的靠着卖外观,实打实的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兴趣因为外观相当科幻,乃至高大上,这价格卖的还不便宜,利润率非常高。

    于是乎这么一折腾,竟然还盈利了不少让一大票苦苦挣扎的第三方汽车厂商,乃至北美汽车公司看了都羡慕。

    不过北美汽车公司那边羡慕归羡慕,但是却没有跟着学习的想法宋二牛为代表的一大票公司高层,乃至背后的一大堆股东,可从来都不是奔着区区一家组装厂来的,他们是奔着一家真正的大型综合汽车厂商来的。

    一家具备自研生产核心零部件,整车设计生产能力的大型汽车厂商和四大汽车公司一样的汽车厂商。

    所以才会在诸多领域里,尤其是发动机以及变速箱领域里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他们公司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