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八十一章 松江铁路通车(第2/5页)

    收优惠,将尽可能的降低轮船的生产以及运营成本,加速轮船的普及。

    对地方衙门修建新码头、煤炭仓库等措施等给予上级财政扶持补贴,对地方衙门疏通航道给予一定的上级财政补贴等针对地方衙门的一些财政扶持。

    而众多扶持政策之外,帝国高层还对铁路总公司、各航运公司、各省地方衙门下发指示,要求各相关企业、地方衙门平衡好火车以及轮船的竞争,尽量避免直接竞争,尽量做到有效互补。

    同时要避免盲目投资,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根据这一原则,一些经济体量不算大,同时修筑铁路成本比较高,又有着河流外连的话,暂缓铁路建设,优先发展蒸汽航运。

    同时铁路线的选择上,也要避免和内河航运业的直接竞争。

    要求对新铁路线、航运线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要做到及时通报消息,相互了解,避免潜在的竞争冲突。

    如今帝国的整体国力有限,可不能瞎搞而浪费了。

    随着一系列的政策颁发,广州造船厂那边都笑开了花,他们可是全国范围内,第一家把高压蒸汽机给搬上船只,并试验成功的人。

    甚至在郑和号试验成功后,他们加班加点已经设计了多款蒸汽轮船的内河船型,有小型蒸汽轮船,摆渡蒸汽船只,还有长途客运船只、有普通的散装货运船只,还有专门的矿石运输船只等,排水量从几十吨到几百吨不等。

    并利用先机和柳河航运公司签订了第一批蒸汽轮船的订单,柳家全在看过郑和号的试航后,当天就把郑和号轮船买走并进行改装,主要是改善客运条件,准备用于在珠江流域上执行客货两用航班。

    当然,更多的还是用来进行摸索试验,以培养蒸汽轮船的船长,维护人员等等技术人才,同时也是为了积累运营蒸汽轮船的各种经验。

    除了郑和号外,柳家全还和广州造船厂签了一批订单,以订购大小一共十五艘蒸汽轮船,总排水量达到了四千六百多吨,其中包括一艘排水量八百多吨的大型内河浅水轮船。

    这仅仅是第一批订单而已,同时他们还签订了第二批优先订单,第二批意向订单的数量达到了二十三艘,总排水量超过万吨,其中包括多艘更大吨位的近海蒸汽轮船。

    这些船只也不是统一的,各种船型都有,比较多的是那些客货两用,排水量在两三百吨的浅水内河船只,大的也有上千吨的近海蒸汽轮船。

    而这些船只的推进方式其实也不一样毕竟这几十艘船只的建造时间跨度会非常大,早期的几艘就会采取双侧明轮的方式,如果后续广州造船厂帮海军搞的螺旋桨推进方式不错的话,那么就会改为螺旋桨推进方式。

    但是,不管是明轮还是螺旋桨推进,依旧附带风帆,至少前期建造的蒸汽轮船都会携带风帆。

    这主要是为了给技术还不太算稳定的高压蒸汽机一个保险鬼知道蒸汽机什么时候就坏了,而进行海面航行或长途航行的时候,可不能因为蒸汽机坏了就失去动力当死鱼啊

    无动力船只可是非常容易出现各种事故的。

    为了安全,必须要有两套动力,因此采用的是清一色的机帆双动力。

    除了安全保障外,继续采用风帆也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这年头的煤炭还是挺贵的,柳河航运公司必须考虑到煤炭成本

    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