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七十九章 完美互换(第2/3页)

    人都给他炸成灰了。

    而有意思的是,楚军里的这种臼炮,其实人家明军里也有类似的火炮。

    他们以前就有飞彪铳了,都是属于超短管发射开花弹的火炮,只不过他们使用的不多,一方面是他们的工艺不咋地,炮弹质量不行,爆炸的时候往往直接开裂成几片,难以形成大片的破片。

    不像是楚军这边生产的开花弹炮弹的弹壳,都是预留了破片的,爆炸之后,会让弹壳按照提前预留的痕迹碎片,形成大量的破片。

    除了工艺问题外,还和臼炮这种武器的特殊性有关。

    这年头的臼炮,因为操作困难,射速慢,精度差等远远,往往是用来攻坚战的时候用的,至少楚军在野外作战的时候,基本从来不用这玩意。

    对于进攻方而言,臼炮是用来攻城的。

    而对于防守方来说,这玩意就更没啥用处了,相对比寻常的野战炮而言,射程太近,精度差,射速慢,而且还需要更多的发射药。

    因此从杀伤力也好,性价比也好,其实都远不如野战炮呢

    对于明军而言,有在城头部署臼炮的人力物力,还不如多部署几门两斤半野战炮呢。

    这也是明军哪怕知道了楚军里大规模装备臼炮,但是没有大规模效仿的原因,不是他们弄不出来这玩意,而是没这需求。

    倒是楚军是属于进攻方,并且很多时候都是打的攻坚作战,对臼炮的需求量极大。

    为此,大楚帝国都先后开发并生产了好几种臼炮呢。

    目前大规模装备的有四十八斤臼炮、二十四斤臼炮以及十八斤臼炮这三种。

    而这些臼炮,也逐步从铁铸火炮转变为青铜火炮了。

    早期为了节省成本,则是采取铁铸造的多,但是后来发现臼炮的成本更多的是来源于弹药费用以及骡马费用,至于火炮本身的采购成本相对来说就不算高了。

    再加上铜铸造的臼炮身管寿命更好,并且在同口径同射程的情况下,能够把火炮的重量做到更轻,并且更加容易加工成型以提升产能。

    嗯,最重要的是控制了大冶后,大楚帝国在这里获得了大批量的铜料,多了不敢说,但是用来铸造火炮还是足够的。

    这也就让大楚帝国里哪怕是臼炮,也是开始采用铜料铸造了。

    比如采用青铜铸造的四十八斤臼炮,整炮重量达到千斤左右,发射的是四十八斤的铁壳开花弹外置火绳引信,和楚军里的所有野战火炮一样,也拥有大双轮炮架,并且炮架通过螺旋调整高低角。

    在发射的时候,需要同时点燃炮弹引火绳和发射药的引火绳,这个时间间隔稍微出点差错,就会导致炮弹提前或延后爆炸,轻者没什么战果,重则杀伤自己人。

    所以这种火炮虽然威力大,但是操作起来非常的麻烦。

    同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弹药的消耗量也非常大。

    为了把四十八斤的炮弹发射出去,再加上臼炮属于超短管类火炮,所需要的发射药可比同口径的长管火炮多好几倍呢。

    一门四十八斤臼炮发射所需要的发射药,基本上等同于两门甚至三门四十八斤加农炮所需要的发射药。

    这个消耗对于近代战争来说兴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还处于手工业,仅有的机械都是用水为动力的时代而言,弹药的产能本来就很低,弹药的价格也更贵。

    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