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七十七章 北伐的前奏曲(第2/3页)

    更是批量生产的重中之重。

    按照陆军方面的规划,预计参加北伐战役的所有部队,其辎重部队要一律骡马化,  配属不同种类的四轮、双轮马车,  一个师的辎重部队所携带的物资,要能满足全师半个月的口粮需求以及一场大规模战役的弹药需求。

    这还只是陆地运输方面的准备,实际上这一次北伐作战的后勤运输,陆地运输只是负责前线运输以及非运河方向的运输而已。

    而真正的北伐物资补给生命线,则是长江京杭大运河黄河淮河等众多的河流。

    利用这些河流、湖泊所组成的河运网络,才会是大楚帝国整个北伐战役里的生命线。

    为了顺利完成庞大的河运规划,大楚帝国后勤部方面已经是委托海军舰政司,设计了多种标准化的内河运输船。

    有用于长江干线运输的大型内河运输舰,这些船只载重量比较大。

    此外还有会大量用于中小河流的中、小型运输船。

    而这些船只里,为了方便装运物资,也会进行分门别类,比如专门装运粮食的船只,其船舱和专门运输火炮的船只,是有极大区别的。

    一共有三大类十多种船型,用于在不同水文条件下,运输不同的物资。

    按照计划,大楚帝国为了整个北伐计划,将会打造至少八千艘各类内河运输船只。

    而这,还仅仅是一部分所需船只而已,因为大楚帝国在这之前,已经是陆续缴获了一大批明廷的漕运船只,而后续北上过程里,大概率也能够在京杭大运河上缴获大批的这种船只。

    虽然漕运在去年的时候已经断了,但是用于漕运的船只可是还在呢。

    到时候,多少也能缴获这些漕运船只。

    保守估计,到时候至少需要两万艘内河运输船,才能够维持整个北伐战事的需求。

    嗯,这个需求,其实也不仅仅是楚军自身的粮食和弹药需求,同时还需要为攻占下来的控制区里的民众们一部分的口粮。

    如今北方数省严重缺粮,如果到时候大楚帝国不及时调运粮食补充当地的粮食市场,那么不可避免就会出现饿殍满地,三天两头就冒出来一群流民的情况。

    这种情况罗志学自然是不允许出现的。

    因此整个北伐战事的后勤供应里的粮食供应,还包括了支援北方数省民众口粮的数量。

    按照估计,整个北伐战役里,大楚帝国保守估计都需要向北调运至少五百万石的粮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五百万石的粮食,并不是说都是运输到幽州城去的,而是由南到北,从江北一直到山海关的总消耗。

    即便如此,这个运输总量也非常庞大了,会对如今的京杭大运河体系造成非常沉重运输的压力。

    毕竟运河的通航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其中不少河段还是需要河闸抬高或降低水位才能同行,这基本上就限死了最高的通航能力。

    再加上大楚帝国的这些物资补给,可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乃至其他乱七八糟的战略物资。

    而且目的地也全都是幽州城,而是抵达每一个地方后,都会进行分发,然后通过其他河流或者湖泊,又干脆是陆地运输进行分发运输。

    整个后勤运输的体系是非常复杂的,后方兵工厂发出了什么武器,这些东西到了那里,前线那支大军需求这种物资,这些都是看似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