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零二章 权臣崛起(第2/2页)

    儿许配给你。

    这次你立下大功,更让朕欣慰。鸾儿是朕最疼爱的女儿,希望你好好待她,把她捧在手心上”

    青鸾公主羞红双颊,找个借口躲入后殿。

    此刻的肃宗不像一位君王,更像是一名慈爱的老父亲。

    近距离观察大唐皇帝,肃宗脸颊消瘦、两鬓斑白、满脸皱纹,容貌远比同龄之人更加苍老。

    肃宗虽然没有太宗、玄宗那般英明神武,甚至还有不少性格上的缺点,但对白复,肃宗是厚爱有加,更像一名宽容的长者。

    酒宴中人,皆是肃宗最亲近的人。肃宗格外开心,开怀畅饮,频频举杯。

    肃宗视白复为贤婿,让寒门出身的白复颇为感动。

    白复被册封后数日,巴蜀会馆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从皇子到王侯,从世家大族到朝廷重臣,拜会白复之人,络绎不绝。

    这几日,白复早起晚睡,忙于应酬。

    除了去皇亲国戚、公侯望族府邸参加夜宴,白复所有膳食都用几枚点心打发。连茶水都不怎么喝,因为要将如厕更衣的时间都得省下来。

    五品以下官员,连拜见白复的机会都没有。白复心生不安,唯恐怠慢了诸位朝臣。

    不是白复傲慢,确实是没有接见的时间。

    新平郡王李俨看出了白复的心思,不以为然道“复兄,放心吧,他们都是久经宦海之人,不会介意的。你肯收下他们的礼物和拜帖,就已经是给他们天大的面子了。”

    李俨所言无误,这些五品以下的官员,得知白复无暇接见时,并不沮丧。他们习以为常,放下礼物,送上拜帖,欣然离去。

    嗣庆王李琮翻看官员们给白复的礼单,啧啧嘴道“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果不其然。

    我们哥俩虽然贵为郡王,却只有俸禄爵位,并无实权。逢年过节,也有不少朝臣前来拜谒,但仅是礼数而已。

    礼单充分暴露出他们内心的想法。

    复兄,从礼单上来看,你可比我们这两位王爷显赫多了呵呵”

    白复面露尴尬,赶忙摆手辩解。

    李俨笑道“复兄,别解释了,越解释越乱。你也别多想,这本就是官场规矩。要不,为什么那么多人打破头皮也想做官啊。

    你以前在边军,虽然也统兵一方,但都是打打杀杀,靠战绩说话。倘若百战百胜,战功赫赫,很难不被提拔。

    到了京师,做了朝臣,规矩就多了。政绩的好坏,都是文案功夫,不像战役那么明显。

    朝廷考核你的标准,五花八门奏报书写规不规范、朝堂礼仪得不得体、与同僚下属融不融洽、后宅婆媳关系和不和睦

    甚至你给妻妾画眉、你蓄须的式样,有无修剪鼻毛等都会成为御史大夫弹劾你的内容。

    总之,吏部官员选贤任能,更多是看你与他们的亲疏远近。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多少才华横溢的人,由于不擅钻营,亦没背景后台,在朝中为官数十年,依然是不入流的区区小吏

    反之,你放下身段,苦心经营,傍上权臣,飞黄腾达,呼风唤雨。貌似一帆风顺,光宗耀祖。

    然而,大唐官场没有不倒翁。

    多少权势熏天的重臣,一夜之间,身死族灭,遗臭万年。王鉷、杨国忠莫不如是。

    到了这一日,二虎相争,靠山倒台,殃及池鱼。你就会作为残部余孽,抄家充公,流放千里。

    复兄,你知道为什么,长安城内那么多寺庙和道观吗”

    不等白复回答,嗣庆王李琮轻摇折扇,笑道“因为升官这件事,跟才学无关、跟能耐无关、跟阅历无关、跟智慧无关,甚至跟家世都没太大关系。

    全凭命和运

    所以要祈求神佛保佑哈哈哈”

    李俨笑道“李琮之言,虽然过于戏谑,但不无道理。

    复兄,朝堂为官,凶险莫测,不亚于征战沙场。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凡事多留一个心眼,三思而后行。

    正所谓,戒急用忍,事缓则圆。

    虽然陛下今日对你异常器重,但越是如此,越容易遭人嫉恨。

    众口铄金,防不胜防。某人冷不丁对陛下的一句话,就能一剑封喉,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

    当年,李林甫口蜜腹剑,让多少名满天下的朝臣被逐出京、深陷囹圄,连宰辅张九龄、太傅徐重也不能幸免。

    回头再看,李林甫虽然诡计多端,阴险狡诈,但能为相二十年,也确实有过人之处。

    复兄,官场厚黑之术,博大精深。你以前接触的少,回到长安后,就不得不琢磨咯。”

    李俨、李琮之言,细思极恐,令人不寒而栗。

    两人走后,白复陷入沉思。

    想起当年元夕夜,在曲江池畔的小酒铺内,李林甫对自己的一番话,白复感慨万千。

    “小子,老夫一生功过,岂是你能评说

    等你做到我这个位置,才能懂得欣赏老夫的手腕和能耐”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