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九十章 玄宗兄弟(第2/3页)

    皇后的尊号,改名为李宪,封为宁王。

    李隆基登基后,宁王李宪尤其恭谦小心,从不干议时政,也不与人交结,深得玄宗的信任。

    开元二十九年742年,宁王李宪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玄宗知宁王死讯,号啕痛哭,下诏追怀其德行,追谥宁王李宪为让皇帝。

    宁王李宪出殡时,正下大雨,玄宗派皇长子庆王李琮下马,在泥泞道路中步行送葬十数里,葬于惠陵。

    终其一生,玄宗与宁王李宪即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捴、岐王李范、薛王李业五兄弟,情谊深厚,毫无隔阂。

    天子兄弟之间如此友爱,亘古未有。在当时,也是一段佳话。

    李俅继续说道“我年幼时,也常去宁王府玩耍,吃酒作乐、击毽斗鸡、郊游打猎,好不快活。

    我依稀记得,宁王精通音律,尤擅西域龟兹乐。他有一支世所罕见的紫玉笛,笛艺精湛,常与击羯鼓的太上皇、弹琵琶的杨贵妃一起合奏。

    少年时,我常常暗地嘲笑宋王胸无大志,整天沉迷玩乐。到今日,我才领悟到宁王和父王的大智慧”

    白复一听精通音律,心生警觉,问道“宁王后人也精通音律吗”

    李俅道“宁王诸子中,仅有长子汝阳郡王李琎精通音律,擅长弓箭及羯鼓,深得太上皇喜爱。

    其人姿质明莹,肌发光细,称为花奴。又因为好酒,被长安士林誉为酿王。

    杜工部饮中八仙歌中,那一句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说的就是汝阳郡王李琎。

    可惜天宝九载750年,汝阳郡王李琎就已过世了。”

    白复再问“皇室子弟中,还有谁精通音律和诗画吗”

    李俅道“皇族中,要论精通音律和诗画,非岐王李范莫属。岐王好工书,爱儒士,擅书画,常与长安名士饮酒赋诗相娱乐。

    杜工部诗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说的就是岐王李范。

    岐王好客好酒,天下皆知。岐王府里的美酒仅次于大内禁中。

    开元全盛之日,岐王和中书监崔涤的府邸,乃是天下名流雅集之处,每日门庭若市,宾客川流不息。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席如流水,酒如长鲸吸百川。

    咱们今天喝的这瓶百年佳酿,就是岐王李范的珍藏”

    见白复错愕,李俅叹道“唉,岐王府如今也是家道中落,嗣岐王李珍不得不将岐王都舍不得喝的美酒拿出来售卖。

    昨日,我从他手中重金购得两瓶高昌百年窖藏,本想等父王祭日时,与众兄弟一起分享。

    今日正好你来了,借你的光,我提前尝一尝。

    非此名酒,不足以表达对你的感激之情。”

    白复暗自好笑,心道“怪不得你一反常态,也不劝酒,自顾自地喝。呵呵。”

    白复话锋一转,笑道“感谢兄台厚爱如此美酒,给我喝算是浪费了,我也品鉴不出。

    不过,既是如此珍贵,应该留着做更大用途啊比如说陛下寿辰时,作为贺礼。

    钱财易赚,好物难求。如此贵重之物,轻易卖掉了,岂不可惜”

    李俅频频点头,皱眉思索道“复兄言之有理。

    说来也怪,岐王府就算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不至于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便卖啊

    最近不知嗣岐王李珍为何着急用钱,时不时甩卖府中珍藏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