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七十五章 内忧外患(第2/2页)

      史思明之乱未平,此时得罪回纥,恐怕不智。

    臣妾以为,青鸾公主年龄尚小,再多等一年半载,也不为过。等到平定叛乱,国事稳固之时,再赐婚白复将军,也不迟。

    臣妾愚鲁之言,恐有不妥,还请陛下明察”

    肃宗沉思片刻,深以为然。史思明之乱尚未结束,还不能公然开罪回纥。

    况且,当下还有一件大事需要白复去办,也算是终极考验。这件事办妥之后,昭告天下,将公主隆重赐婚与白复,更是最佳的犒赏。

    想到此处,肃宗决定采纳张皇后之言,赐婚一事可以再等等。

    肃宗和颜悦色,对白复道“你不顾个人安危,单枪匹马,救援青鸾,朕甚感欣慰。

    白复赶忙施礼回道“都是托陛下隆恩,臣尺寸之劳,不足挂齿。”

    肃宗叹道“像你这样不居功自傲的将军,大唐已经不多啦。”

    白复心头一凛,不敢接话。

    肃宗感慨道“当年元夕花灯,你救下青鸾,你对鸾儿的恩情,朕一直记得。

    你因此被太上皇贬出武举,所受的委屈,朕也记得。”

    见到白复神情有细微变化,肃宗话锋一转,语气转冷,道“当年,朕虽贵为储君,但日子也不好过。

    太上皇对朕猜忌过重,你救下青鸾的事,差点让朕落个私养死士,图谋不轨的大罪。”

    李林甫罗织罪名,构陷太子之事,白复后来听徐太傅说起过。

    想想当年如日中天的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等权臣悲惨的命运,白复唏嘘不已。

    肃宗停顿片刻,突然问道“朕听鸾儿说,她带你见过她的娘亲”

    “是。”白复点头回应。

    肃宗叹道“当年,朕身为储君,连太子妃都保不住,眼睁睁看着鸾儿的娘亲被贬为庶人,落发为尼。”

    肃宗道“朕做了几十年的太子,每日都在谨小慎微中度过。

    登基以来,更不太平。好不容易剿灭逆贼安禄山,没想到贼子史思明又再度复叛。

    自西向东,从南到北,吐蕃、羌、党项、回纥、渤海、新罗、倭国等外夷,虎视眈眈,亡我大唐之心不死。

    内忧外患,烽烟四起,让朕没能睡上一天安稳觉”

    白复深感肃宗不易,挺直脊梁,朗声道“末将愿为陛下分忧,替圣上征讨四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肃宗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突然停下脚步,望着白复,一字一顿道“眼下,最凶险之敌,不是外夷,而是内患

    大唐之灾,祸在萧墙之内。就在这长安城中,有人见不得朕好,起了不臣之心,要害朕

    攘外必先安内,内患不除,朕寝食难安。这才是朕用十二道金牌召你回京的真正原因。”

    此话一出,白复终于明白为何肃宗要急着召见他了。

    白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才,愿为陛下剪除逆党,诛尽叛贼,还我大唐朗朗乾坤”

    肃宗走到白复身旁,把白复托起,笑道“复儿,因为鸾儿的缘故,朕从没把你当外人。你也从没让朕失望”

    说罢,肃宗一按桌案,从暗格中取出一把镶满名贵宝石的短刀。

    肃宗把这柄刀赐给白复,郑重嘱咐道“此刀名为千牛刀,是我的佩刀。

    凭此刀,如朕亲临,上可斩皇亲国戚、王公贵胄,下可杀贪官污吏、奸佞劣绅。

    朕许你,三品以下,先斩后奏”

    “臣领旨谢恩,定不负陛下隆恩”白复再次跪地,伏身叩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