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二十八章 风之步兵(第2/2页)

    猴。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据说,数百年前峨眉出现过一位异人,此人自幼被峨眉山上的猴群养大,七八岁时,被峨眉长老发现,领入门中,悉心培养。

    此人成人后,武功高绝,成为峨眉一代宗师,其所创武功的灵感皆来自于猕猴、长臂猿、金丝猴等猴群,与各家武功路术皆为不同。

    陕州乡勇施展的功夫正是“献桃筋斗云”。

    川帮弟子中有不少出自峨眉一脉,施展这路功夫时,带给白复诸多启发。白复向峨眉缘空师太求来这套功夫的秘籍,将其传与陕州乡勇。

    陕州乡勇本身就有易筋经内功的基础,骨骼筋脉柔韧性都极好,上手相当容易,很快就掌握了这门功夫。

    有了迅疾如风的速度,让陕州乡勇如虎添翼,弥补了不擅马战的致命缺陷。

    斥候鸽信放出后,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荒原尽头出现数十个人影。一眨眼的功夫,来到朔方军的马前。

    这些人没有骑马,但奔驰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

    “金刚”的功夫就足以令朔方军将士吃惊了,这路人马的疾驰速度更让李光弼的亲兵大骇。

    朔方军中也有轻功高绝的士兵,俗称“飞毛腿”,但数量并不多。主要用在崇山峻岭作战,马匹无法翻山越岭时,作为传令兵和斥候,递送紧急军情。

    没想到安西北庭行营的驻防地,竟然随随便便就有一大拨这样的人才。

    李光弼仔细观察来人,这群人的脚上踩着一对类似扁担的高跷。

    花灯、社戏时,百姓所踩的高跷都是结实的木棍腿,而这类似扁担的高跷,是将粗壮的竹子从中间横截噼开,只取半扇。

    除此之外,此扁担高跷跟寻常高跷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寻常高跷的腿都是笔直的,而此扁担高跷是弯曲的,既像一把弯弓,又像一把圆月弯刀。

    为首将领英气勃勃,走到李光弼马前,施以军礼,道“末将风字营神行太保漠孤烟见过大帅。

    白将军已在大营前列队迎接,大帅请随我来”

    李光弼点头,让漠孤烟跟在身旁,并驾齐驱。

    李光弼边走边问“你们腿上绑着的高跷为何物”

    漠孤烟毕恭毕敬回道“回禀大帅,我们腿上之物名为弯弓竹马,乃是蜀汉诸葛丞相发明,记载于武侯神策中。”

    李光弼道“哦,你是唐门还是川帮弟子”

    漠孤烟回道“回禀大帅,在下乃是川帮弟子。”

    李光弼道“使用弯弓竹马可有讲究”

    漠孤烟回道“弯弓竹马坚固强韧,极富弹性,但并不好掌握。

    使用弯弓竹马的将士,本身必须是轻功好手,如此方能驾驭。

    施展轻功时,有此物辅助,快逾烈马,能让速度和耐力提高数倍。尤其适宜长途奔驰。

    故,白将军将我们命名为神行太保。”

    李光弼问道“诸葛丞相发明此物,应该是因为蜀汉战马贵乏,借用其弥补战马之不足。

    可如今,我唐军战马充足,为何白将军还要组建你们这支队伍”

    漠孤烟回道“经过实战考察,神行太保可以长途奔袭。在夜晚发动奇袭时,消无声息,比驾乘战马更加隐蔽便捷。

    相州、滑州一带几次突袭,都是神行太保率先发动偷袭,令对方斥候防不胜防。”

    漠孤烟言之戳戳,令人信服。

    李光弼抚髯大笑,对左右亲兵道“就凭金刚和神行太保这两类战士,安西北庭行营就足以傲视大唐诸军了。

    不知到了军营,这白复将军还有啥宝贝

    儿郎们,随本帅一起见识见识”

    说罢,一抽马鞭,迎着漫天飞雪,向着安西北庭行营的方向疾驰而去。

    数百匹战马冲开雪雾,呼啸而去,战马铁蹄在雪地上踏出一片深深的蹄印。

    “神行太保”在草上飞驰,速度不啻战马,与之并驾齐驱。所过之处,仅有澹澹的痕迹,很快就被风雪无声无息掩盖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