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42章 不虞之誉(第2/2页)

    居在庐山修道。就算有过爱慕之情,两人已无可能。

    不过,有一事奴家也觉蹊跷。”李辅国欲言又止。

    肃宗瞅了一眼,道“有什么就说,不用顾虑太多。朕又不会怪你。”

    李辅国略一沉思,道“宇文霸和白复在游园春会上斗酒争执一事,很多人都亲眼所见。但白复杀掉宇文霸之事,并无人看见。事后,也没有案卷记载案发情况。

    捉拿白复的,不是六扇门的高手,而是由高公公亲自出手。白复虽然武功高强,但也没高到非要高公公亲自出手的地步。此事太过反常,疑点重重。”

    肃宗面色一冷,心道“高公公和白复无冤无仇,身份天壤之别。要是没有某人的旨意,他怎会亲自出手

    庆王李琮临死前,力荐五人辅佐自己,分别是荣王李琬、王忠嗣将军、郭子仪、李泌和白复。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造反。父皇立刻下诏以李琬为征讨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令高仙芝征发河、陇兵募屯军陕郡抵御叛军。

    李琬素有雅称,风格秀整,当时满朝文武都对李琬平叛抱有希望。没想到,下诏数日后,李琬忽然殂谢。李琬的意外薨逝,让太子李亨心生警觉。

    王忠嗣将军一直被秘密关押,直到叛军攻入长安,李亨才知忠嗣将军死在离恨天牢狱。

    翰林待诏李泌因看不惯杨国忠恃宠擅权,得罪了杨国忠,旋即被逐出京师,躲入嵩山,隐居避祸。

    校书郎白复被高力士擒获,对外宣称因谋杀千牛卫大将军宇文霸,而被处死。

    除郭子仪一直躲在朔方韬光养晦外,其余四人或死或逐,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看似毫无关系的几个人,在庆王李琮薨逝后,被逐一拔除。仿佛有一张幕后大网,在不断消减自己的势力,阻挠自己登基。

    谁是织网之人,不言而喻。”

    涉及某人,肃宗不愿多谈,换过话题,问道“参白复的奏折中,有军方的吗”

    李辅国翻了翻奏折,道“回禀陛下,这里面有一大半是军方的奏折,这帮军头熬了一辈子,也没立下几件像样的军功,估计眼热了。”

    肃宗释然,只要白复不和这帮将领搅在一起,他还是很欣赏白复的。

    他还记得庆王李琮对白复的评价“一旦杀破狼之乱平定,天下太平,务必要夺去白复的兵权,马放南山,切不可让其继续掌兵。温柔乡是英雄冢。让白复做个富家翁就好。”

    肃宗主意已定,对李辅国说“把这些奏折都拿给白复。同时,将其调离安西军,调入户部为官。”

    “嗻”李辅国领命而去。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