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35章 朝廷不赊账(第1/3页)

    北京,紫禁城。

    即使是如今大明的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朱由检依然如以前一样勤勉,不敢有半分松懈。

    而在他的身体力行之下,朝中的风气也并没有因为今年到处都传来好消息变得有些忘乎所以,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各司其职,各守本分。

    唯一的变化,就是皇帝的性情似乎因为各地的喜讯,变得温和,变得没那么喜怒无常起来,而对臣子们,也没那么苛刻了。

    至少,从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的变化就看得出来,从去年到今年,居然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都依然在内阁,而只不过,前任内阁首辅郑以伟老大人因为操劳国事过度,卒于任上,而新任的内阁大学士徐光启,才被陛下擢为首辅。

    也就是说,除了这点变化,内阁基本是没有动的,这在皇帝陛下即位的这几年了,算得上是最长寿的一任内阁了,而且,照着如今的局势看来,只怕以皇帝对内阁的倚重,这一任内阁还得继续长寿下去。

    徐光启,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授文渊阁大学士,至如今成为内阁首辅。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徐阁老,不敬菩萨不敬道祖,他信的是外来的神祗,很早以前,他就加入了天主教,成为了一名天主教徒,并且从一位传教士利玛窦那里,学习了大量来自欧洲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甚至水利方面的这些先进知识,在朝廷里,他算是对外来的这些东西最不排斥的一位。

    而眼下海外镇抚司的崛起,已经成为朝廷不可否认的事实,而海外镇抚司无论是架构,装备,练兵的办法,甚至他们的目的,都若隐若现有西方的影子,很自然而然的,当有人想要了解到这其中的一些关于西方的东西时候,自然就会想起这位毕生研究西学的权威人士了。

    而此刻他身为内阁首辅,更是让他对这方面的阐述和了解,变得不可置疑。

    理论在首辅大人这里,实践在海外镇抚司那里,谁敢不服,可以找首辅大人和那位江指挥使好好的聊一聊嘛

    徐光启最近接到了一封信,信里说的事情,他有些犹豫,他不知道陛下的心意如何。

    而今天早朝之后,云南那边今年的矿银又解来了八十万两,往年这些银子还没到朝廷的手里,就直接被发往九边充作军费去了,而如今九边都在御史在提出精兵简政的提议了,所以,这笔银子,妥妥的不会送到九边去了。

    而朝廷里,需要用银子的衙门不少,工部也好,礼部也好,都是一个个清苦惯了的,陛下居然拿出二十万两银子,来填补往年的亏空,这证明陛下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他绝对和陛下提一提信中的事情。

    “汤若望”

    朱由检听完他的说话,微微一愣“这是什么人”

    “是从欧罗巴来的一个传教士”徐光启说道“不过,此人抵达我大明之后,刚刚才在广东落脚,立刻就被海外镇抚司招揽走了,此人学识渊博,通晓不少技能,诸如海外镇抚司的各种火器,都有此人在其中提点督造,算得上是一等一的人才”

    朱由检眼睛就是一亮,虽然徐光启说得谦逊,但是意思他听出来了,如果海外镇抚司的火器真是出自此人之手,这样的人觉得是大才。

    “徐卿是要向我举荐此人吗”朱由检微微皱眉“这怕是不好办啊,他既然已经供职于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