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做大寿(第2/2页)

     这个数字更是以每年递减趋势在增加。

    一面是高达数千万两的年利润,一面是一百多万两的国库收入,这已经不是正比反比了,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因此,天津这边要采取官营垄断方式开展进出口贸易,不能跟广东那边一样由十三行来“专市”。

    “世界很大,不止咱们大清一个,你们是朕亲自选定放在天津这边的,因此朕希望你们能不负朕望”

    贾六正说着,拟任正三品天津海关副监督的朱大文突然鼓起勇气举手报告。

    “大文有话要说”

    贾六面带微笑示意这位往澳门招商引资的功臣大胆畅言。

    他早前在襄阳颁布全面解除言禁的旨意,就是希望国内臣民能够踊跃发言,人人键政。

    “启禀陛下,臣此次去澳门不仅按陛下意思积极招商引资,聘请西洋专家,购买西洋新学书籍,也特意调研了广东海关情况”

    说话间,朱大文起身将自己耗时大半年所着的广东国际贸易调查报告呈上。

    “噢”

    贾六赶紧接过这份报告打开,光看目录就觉得特别兴奋,因为朱大文的开篇语就非常精神的那种“师夷长技以制夷,善师四夷者才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有这句特别精神的开篇语在,后面贾六都不用看都觉心花怒放。

    “好,好,非常好大文这份报告用心了,倘若我朝官员人人如大文这般实事求是,何愁我大清不亡何愁我大清不兴盛啊”

    高兴之余,贾六将此报告递给栓柱,命他交侍从室加印一万份,凡八品以上官员务必人手一份,且四品以上官员还需向内阁递交一篇不低于五千字的读后感。四品以下向各自上级递交。

    为了让大小官员意识到这份报告重要性,以及报告所传达的信号,贾六更要求将读后感作为官员年终考核的一个指标。

    “大文,真乃我大清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朕不如你,不如你啊。”

    皇帝陛下的这句夸赞把朱大文幸福的都要晕了,也让坐在前边小凳子上的天津巡抚徐绩好生羡慕。

    不过对于进步这一块,徐大人也无所谓,反正他要退休了,且退休之后每年还能领取三十万两特别优待费。

    日结都没这待遇美滋滋。

    “臣这次去澳门才知道天下之大,才知道天下万物之精奇”

    朱大文将自己在澳门的所见所闻说了几桩出来,听得在场官员都是震惊,尤其朱大文说西洋人搞了个什么真尼织布机,这种机子一旦开动生产一天能顶得上几十个织布工一天产量,不仅产量吓人的很,且使布匹价格也迅速下降。

    要是大清不跟上,用不了多久西洋人的布匹就会占领本国市场,因为咱大清的织布工根本没那个产量。

    “是珍妮织布机。”

    贾六面色凝重,起身缓缓来到窗台前,轻轻推开窗户深深吸了口外面的新鲜空气后,掏出金简孝敬他的怀表打开对在场天津官员道

    “过去我们的士大夫总觉得外夷的东西不好,诸如朕手里这块怀表都视为奇技淫巧,可有这了这块怀表朕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准确知道时间,这就非常了不得。

    战事之中,时间就是生命;商业之中,时间则是金钱”

    贾六的语气十分激昂,是强调再强调的意思。

    “所以,朕希望你们不要有过去的老思想,不要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要放下身段认真面对新事物,接受新事物,并努力将新事物用到咱大清的国计民生上来。

    朕在这里可以断言,将来的天下定是奇技淫巧的天下,而非之乎者也的天下。

    过去的那一套不行了,要改,要彻底改

    谁不改变思想,朕就改变他的人生”

    “吧嗒”一声,贾上又不走字的怀表,一脸期待的看着众人“朕相信只要你们能够把朕说的精神理解到位、贯彻到位,不用十年,咱大清必定风气大开,智慧日出

    过几年朕做三十大寿时,你们啊要争取让那西洋各国使团都来给朕祝寿,朕亲自唱一出三堂会审加利略给他们听听。”,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