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不好了,会长打起来了(第2/3页)

    

    一切重大事项都要表决。

    贾六虽是皇帝也不能破例。

    当下将自己拟定的内阁学士名单拿出。

    既改内阁,自然没有领班军机大臣一说,但也不是前明所称的首辅,而是以总理大臣总负责。

    总理大臣以下又设四名副手,称总理副大臣。

    排名第一的总理副大臣协助总理大臣总管各大衙门,余三位总理副大臣每人分管部、院、寺、府等政府一级机构。

    现与六部并行的一级机构如都察院、理藩院、内务府、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等单位,暂都保持现状,原则上除内务府外皆向内阁负责。

    至于这些单位是否合并、裁撤,以达到精简提高理政效率,伺新政府成立后,根据形势逐一调整。

    毕竟,新朝廷的首要任务是北伐四鬼子,之后维持朝廷稳定,安定人心,使维新朝深入人心,而不是马上就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博副会长以湖广总督高位出任总理大臣是众望所归。

    对此,老博也十分满意,看向女婿的目光赞赏之余更是无比慈祥。

    李会长以四川巡抚出任排名第一的总理副大臣,也是人心所向。

    余阿思哈、纪昀二人各有千秋,入阁办事也是理所当然。

    最后一位总理副大臣人选暂时空缺。

    确定内阁负责制后,贾六让二位会长具体研究一下六部尚书人选,并明确表示新朝廷不设满汉尚书、侍郎,只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

    若部务工作繁忙,也可增设侍郎人选。

    任职人选不分旗员、汉官。

    其余各大机构,包括地方官员任职,也一律如此。

    二位会长显然清楚皇帝陛下欲以此使大清真正成为旗汉军民之大清,而非八旗之大清,从而最大程度削弱民间反清复明情绪,因此都表示支持。

    “不过这样一来,就需裁撤大量官员,臣恐有心之人会借此反对陛下。”

    老博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别的不说,光六部这一块满汉尚书侍郎就几十个,现在维新了,一个部只保留三位堂官,其他人怎么安排

    这些人在乾隆那里有大官做,到了你维新皇帝这边却是连顶戴都没了,怎么可能不反对维新。

    能在京师任官的,又哪个是等闲之辈。

    万一这帮没官做的官员到处扇动反对维新,蛊惑民乱,恐怕维新朝成立后不仅要忙于光复京师,还要忙于应对各地民变。

    保守估计,光京师各大衙门需要裁撤的堂官数量就高达上百。

    想要和平解放京师,维新朝就一定要拉拢安抚这些官员。

    这么一来,新政就没法推行。

    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多单位可以供这些官员上岗。

    怎么办

    老博和老李一时都没有好主意。

    贾六轻咳一声,说这个问题他考虑过,决定于维新朝廷设立一个同议政王公大臣会议类似的机构,凡是需要从本部退下来的满汉堂官都授以议政大臣衔,于此机构任职。

    大概就是国策顾问的意思。

    任职期间,议政大臣有权对朝廷施政提出意见,并享有对重大决策表决的权力。

    当然,皇帝陛下本人享有一票否决权。

    “就叫议政院吧。”

    贾六觉得这个设计可以完美解决大量高官没有事做的麻烦,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提一级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