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3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番外2)(第2/6页)

    的村搞起渔业合作组织,集资大渔船已经突破十艘,附近还建起了全县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

    以前不常见到的大海鲜,如今成了海鲜批发市场里的常客。

    徐茵每年寒暑假回来,都会到这里转转。

    批发市场收摊早,因此她先去海鲜市场,出来后再去嫂子娘家。

    李家的滩涂养殖业搞得红红火火,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养殖的品种也一年比一年多。

    如今的李家早已脱去昔日的贫穷,翻盖了新屋、扩大了养殖规模,如今不光有蛏子、毛蚶,还养起了青蟹、对虾。

    这就是混养滩涂隔成一块一块,跟水田似的,有水的区域底层养青蟹,上层养虾,滩涂泥里养蛏子、表层养蚶子。

    混养能降低养殖风险,却很有难度。多亏徐茵送他们的海产混养技术手册。

    李家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这本堪比秘宝的技术书,让李家的养殖场,成了后海村的领军代表。

    这不,看到徐茵上门,李母立马唤大孙子去养殖场,挑了一篓大青蟹回来,知道徐茵喜欢吃这个。

    还不到饭点,就蒸上了,拌一碟姜蓉蘸醋汁,让徐茵边聊边吃。一会儿走的时候,再给她带些别的海产。

    聊天过程中,徐茵得知她参股的渔船,效益非常好,或许这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带来的际遇吧。

    大一那年寒假,确如李家人说的没有分红,但分到一堆外洋海鲜三四斤重的带鱼、五斤打不住的大乌贼,还有巴掌大的对虾那年隆冬,她家过了个超级丰盛的大年。

    之后几年倒是没再分过海鲜。

    大家都喜欢分钱,海鲜再美味,哪有钱来的实际。

    渔业的分红逐年上涨,到去年过年,已经赶超她爹辛苦耕种一年的收成了。

    这笔钱,她分成三份一份给爹妈养老,一份给哥嫂养家,她的那份,基本都换成了物资。

    譬如这次逛海鲜市场,就买了一堆内陆城市吃不到的新鲜海货。虾干鳗干黄鱼鲞之类的干货也买了不少。

    等返校前,拐一趟桐城去看看哥嫂、侄子们,给他们带点家乡特产去。

    她哥今年升了团长,房子从原先的家属楼迁到独栋的家属院,徐茵还没去过,嫂子来信来电话,不止一次邀她过去玩,两个侄子也嚷嚷着想念姑姑,去认认门也好。

    后海村出来,日头尚未西斜,徐茵没忙着回家,骑着小电驴去了村西头。

    付玲玲去年结婚了,嫁的不是别人,正是徐茵那隔了一房的堂哥徐建军。

    为了这事,徐建军差点跟家里闹翻,因为他妈不允许他娶个带俩拖油瓶的女人,即便对方还是个黄花闺女。

    可付玲玲不要任何彩礼,就这一个要求带着龙凤胎出嫁。

    主要是担心她嫁人后,龙凤胎留在娘家受委屈,于是处对象前就申明婚后要带着侄子侄女一同生活。

    徐建军喜欢她,连带着爱屋及乌也很喜欢龙凤胎。

    徐大脚为此哭天抢地嚎了好几天,其间还来找徐母商量。

    徐母嘴上不说,心里嘀咕

    我跟你关系好吗想当年你我为水稻田的田垄多占一分少占一分吵了个昏天暗地你忘了竟然找我拿主意。

    不怕我给你出个馊主意让你拿把剪子把你家建军那啥咔嚓剪了,啥问题都解决了,你不满意的儿媳妇指定跑的不见影。

    但这话敢当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