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46章 解决问题(第1/2页)

    “荀大人,秦大人从洛阳城中带回来的皇宫藏书,数量巨大,要一卷卷的修订、

    校正、印刷,都要花钱。没钱咱们就算修订好,也无法印刷出来。象秦大人说,

    那些可是中原种族先贤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精华,要让其传承下去,缺乏资金真没法完成。”

    胡昭道。

    “对了,秦大人,你说的要建一个音乐分院,这也是要烧钱的,不仅需要教室,

    还需要配备各种音乐器材。想要让学生精通,必须要把各种古琴、琵琶、

    二胡、古筝、笛子、洞萧等乐器找人生产出来,这也是很烧钱的。”

    蔡邕道。

    这段时间,蔡琰闲来没事,走进书院,成为书院中的老师之一,令学员们涌跃参加。

    蔡琰的课,来的学生最多。

    关键是美女老师太吸引眼球。

    当然了,蔡琰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也是非常厉害的,有过目成诵的能力。

    脑海中记下了数千上万卷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也只有出生在蔡邕这种文人之家才可能实现。

    蔡邕本人就有数千册上万册藏书。

    这一事件让秦琪想起来,现在辖区内不是缺乏劳动力吗

    要是让妇女解放出来,会增加多少劳动力。

    这也是秦琪鼓励蔡琰到书院教书,取一个带头作用,慢慢推动妇女地位提升。

    秦琪相信,只要自己带头,会让帐下好多官吏的妻子走出家门,投身到社会生产、生活中。

    “秦大人,这是咱们一批大儒经过几年功夫,搞出来的词典,你看一下,要是没问题,准备大量印刷。”

    管宁送上一札厚厚的手稿。

    秦琪接过来,随意翻了下。

    “幼安先生,本官就不看了,只要诸位大佬察看过,没什么问题,送给印刷厂开印吧

    词典对咱们中原民族来说,非常重要,是推广文化传承最好的途劲,你们在坐的大佬功不可没,应该给以重奖。”

    秦琪道。

    “秦大人,觉得一次印刷多少本最好”

    管宁道。

    “印刷的时候让印刷厂把模块存放好,以后重版时不用重新排字,可以拿出来就印刷。

    既节约成本,又节约时间。先印刷十万本吧,不够的时候咱们再加印。”

    秦琪道。

    十万本

    在坐的大佬一下子惊讶万分

    “秦大人,是不是印刷太多了一下子印刷出十万本,有那么多的人买吗”

    郑玄道。

    “康成先生,十万本听起来很大,其实仅咱们管辖区内就有近二千五百多万人口。若是学生手人一本,也绝对超过十万本,为什么会觉得印多了呢”

    秦琪道。

    “主公,在书院中的学生人手一本,难道地方上的书院中学生也要免费,那可是一大笔钱啊”

    荀彧道。

    荀文若说得没错,现在印刷成本确实很昂贵,十万本词典,需要很大一笔钱。

    可是呢

    这种钱是不能省的。

    “印刷厂核算出成本了吗”

    秦琪道。

    “测算出来了,用咱们辖区内的新货币计算,印刷厂给出的价格三枚银币,

    若是加上印刷厂的利润,出厂价差不多在四枚银币。这样算下来,到消费者手中差不多十枚银币,

    价格确实有点偏高,估计到时候只会大家族、宦官之家的采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