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26 武举(第1/2页)

    程大学士再次强调道

    “皇上,朝廷派武将在各个地方镇守,那是为了练兵布阵,从而起到保护一方百姓的重任,可是频繁更换首将,不仅会令下面的士兵心思浮动,就是首将自己恐怕也没心思做实事。”

    毕竟练兵不是种水稻,春种能秋收的,他们是需要时间来树立威信的。否则真的有战事发生,谁会服从首将的命令况且,武官的任职要真只有三年五载的,他们会很容易起应付的心理,若他们到时候不好好练兵,长此以往下去,咱们兵力会大大削弱的。”

    “万一突发情况,更好赶在前后两任将领交接的时候,怎么办究竟是用谁皇上,咱们都知道阵前换将那是大忌”

    徐令安自然知道这个,要这是真出现这种情况,“倒也不用阵前换将,到时候,朕会下特旨的”

    “皇上,不是所有武将都是窦家那群反贼的,咱们大锦朝这近一百五十两也就只出了窦家这一个叛贼,朝廷不能因噎废食。”

    徐令安绝不承认他是因噎废食。他就是觉得下面那些士兵对他们的首将太过推崇和信任,久而久之,甚至都忘了他们是徐家的士兵,守得是他们徐家的天下。

    吴大学士看皇上和程大学士又要吵起来,连忙出列道

    “皇上和程大人都消消气,武将改革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这事咱们以后慢慢商量,今年第一次上朝,大家还是以和气为主,对不对”

    顿时,便有官员附和道“就是,就是,这事以后再商量”

    徐令安一时也没有想好反驳程大学士的话,于是看了眼福公公,福公公立马道“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回到御书房,徐令安便猛灌了两大杯凉茶,“去传萧然”

    “是,皇上”

    萧然过来的时候,皇上正在来回踱步,见到他便招手道

    “你快帮朕想想,明天该怎么说服内阁那帮人”

    萧然顿了顿,道“皇上,咱们其实可以重设武举考试”

    既然要把武官的制度像文官靠齐,那么的武官的选拔也可以采取文官的选拔方式,天下凡是觉得自己有带兵才能的,全都可以来京城参加武举考试。

    武举历朝历代都有,但并不如文举那样受天下人重视,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朝廷不重视的原因。

    文举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才不会举行。

    可武举恰恰相反,它一般是遇到特殊情况,导致武将大量缺失,才会举行。

    因此天下男儿但凡能读书的,大家更宁愿去读书

    现任的武官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勋贵子弟,像他岳父这种,因为父亲是带兵的武将,他要是想走这一条路,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去兵营历练。能历练出来,就可以带兵打仗

    还有一种就是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直接被首将赏识,一步步闯出来的,可这种和勋贵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发迹之后,同样是会忠于最初赏识他们的人。

    这些人一般会报团取暖,当然不是说他们会造反,但是在争取他们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他们还是很齐心协力的。

    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造反,因为那些出去带兵的武将,他们的家属都是会主动留在京城,如此也是向皇上表达忠心的一种方式。

    皇上也会尽最大可能优待这些留在京城的“人质”,具体可以参照他大舅兄。只要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