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章 精武门冬野少年(第1/2页)

    水秀山清眉远长,

    归来闲倚小阁窗。

    春风不解江南雨,

    笑看雨巷寻客尝。

    闻听江南是酒乡,

    路上行人欲断肠。

    谁知江南无醉意,

    笑看春风十里香。

    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江南究竟有多好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树生花,

    群莺乱飞。

    一条条薄薄的青雾漂荡在小河上,穿过无数的拱桥,随着晨风缓缓流动,一直飘荡到苏州城,白雪盖头,青砖灰瓦,蒙胧一片。

    城外的村庄里,偶尔传来两声鸡鸣,鸡鸣声穿不透薄雾,被牢牢的锁在村子里,几声狗吠,带着慌张与警惕,最终变成了低沉的呜咽声。

    村里茅草房顶背阳一面没有化尽的白雪,四周包围着竹林、小树。

    在村子北边,就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两岸长满了芦苇,被农人收割,准备当柴禾,在沿河两岸的地上摊开成片的芦苇,有些已经打成了捆,在牛车吱吱呀呀声中进入村庄,枯黄的叶发白,芦花飞扬,到处都是这样的景像。

    王氏一族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在这河两边砍柴,河两岸的芦苇却并没有几减少。

    茂密的成片芦苇丛中间有一条条的水道,实际上很多的芦苇已经长进了河道,虽然是在冬天,河里的芦苇还是带着绿,青色的茎,水分充足,农人就不大愿意进水里收割,水里的芦苇沿着河岸,整齐的留了一片,就显得特别的起眼。

    一个圆圆的黑点出现在被砍倒铺满在地的芦苇上,蹒跚、蹦跳。

    天光逐渐变亮,稚嫩的小脸也越发变得清晰,一双漆黑眸子,带着狡诘,粉妆的脸蛋让人无法将目光收回。

    身体太过弱小,所以偶而手脚并用,将身体在地上摊开的芦苇丛里打着滚。

    将身体勒的跟蚕一样,肥厚的丝质棉裤,笨拙的棉鞋,头顶一灰色虎头帽。

    在他的后边跟着一条不大的土狗,黑色的毛平顺,看起来不像一般小户人家里养的,因为狗的身上同样穿着衣服,即使不太合身,有些紧。

    艰难的来到河道边上的一个回水凼,后边的狗勤快的摇着尾巴,大马金刀的站定,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出去后在寒冷的空气里扩散成一团,抬手抹了一把流出的鼻涕,才想起了什么,从包里扯出一条手绢,擦擦了手。

    不争气的鼻涕再次流了出来,这次没有擦,用劲一吸,回到了鼻腔。

    冬日里阳光看起来充足,晒在身上却并感觉不到一丝的暖意,清晨薄熙轻拂着他红扑扑的胖脸蛋上,良久,才对身边的狗吼道“你跟着来干什么”

    无动于衷,使劲的摇着尾巴,把头靠过来,在他的身上用力的蹭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