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识(第2/3页)

    ,大多数人都是在灭门威胁之下,被迫或是直接被裹挟加入的。而且拓跋继迁在控制了整个宁夏府之后,对待那里的汉人极其残暴。在其发起叛乱之后,不仅要求汉人与党项人一样剃发易服。

    而且将嫁给汉人党项女子,甚至包括相当一部分的汉人女子,全部从自己丈夫那里抢走,重新配给党项人。在粮食分配上,对待汉人也极端克扣。党项人粮食补给充足,汉人却是食不果腹。即便是同在一个军营,党项人有牛羊和麦饼吃,汉军却是就连稀粥都吃不饱。

    宁夏府境内的汉人,在宁夏府被叛军控制后,若不想被逼给党项人为奴,就得自备盔甲、马匹、军器参加叛军。而且那个拓跋继迁,尤其仇恨汉人中的读书人。所有读书人一旦被其俘获,特别是有了功名的举人、秀才,都连同家中男丁,不分老幼一起全部处死,无一幸免。

    而且在被临被处死之前,还要饱受羞辱和折磨。妻女更是被分配给党项人为奴,过的是生不如死。至于朝廷的官员,一旦落到党项人手中下场更惨。环州在被叛军占领时,哪怕除了五十个团练之外,无一兵一卒的知州是主动投降的。但在投降之后,立即被活活的凌迟处死。

    一边被千刀万剐,一边还要被迫看着,自己的妻女被党项人轮番糟蹋至死。拓跋继迁对待汉人中读书人如此残酷,是出自他身边有一个,年初投奔他的汉人读书人的人主意。那个人听到因为一点小事,得罪了京城之中的朝中大佬。而被削去了功名,并被一路赶出了京城。

    对那些有功名的人,心生嫉妒之心。再加上家庭曾经是罪官之后,父母皆死于皇子之手。所以对官员和有功名的人极其仇恨。便撺掇拓跋继迁,做出这种事情来。再加上拓跋继迁,本身也对汉人读书人充满仇恨。认为汉人那些读书人没一个好人,都是给朝廷出坏主意的人。

    所以才如此残忍对待,落到他们手中的汉人读书人,特别是有功名的人和官员。那个人曾经在陇右待过数年,对陇右情况极其熟悉,而且为人也算是诡计多端。在投靠拓跋继迁之后,给拓跋继迁出了不少的主意。拓跋继迁在起事时,之所以几乎完美达成突袭,都是此人主意。

    这个人虽说是汉人,可在造反成功之后,拓跋继迁对此人不是一般信任,在很多事情上更是言听计从。那个人虽说年轻,可是心狠手辣。拓跋继迁很多计谋,都是出自他的手。此人在拓跋继迁那里,甚至已经代替了过去最被拓跋继迁重视,现在却被派遣到北辽求援的张辅。

    先打庆阳府夺取城中粮食,解决宁夏府的粮荒,在谋其他便是那个人的主意。得罪京城之中的大佬,被削去了功名。父母皆死于皇子之手,这个人的遭遇看起来怎么如此的眼熟虽说名字对不上,可他却想起了年初,与自己侍妾私通被发现后,被自己赶出府中的那个人。

    只是这个怀疑,在脑海之中只不过是转瞬之间,随即便被黄琼给忽略了过去。自以为对宋公良很了解的他,不相信宋公良有如此的本事。更不太相信那个一点担当都没有家伙,能有那个胆子,做出如此心狠手辣事情。想到这里,自嘲的笑了笑,自己实在有些草木皆兵。

    放下了这个没有根据的念头,黄琼又拿起战报看了起来。在战报末尾,冯舟山提出眼下的环州,连同治下通远县已经被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