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13章 三郎的生意(第1/2页)

    直到太阳落山,天色黑下来,三郎才回到家里。家人收拾酒菜,摆到院子里的廊下。

    三郎洗过了手脸,到桌边坐下。对父母道“今日事忙,回来得晚了,爹爹妈妈莫怪。”

    张炎有些心痛地道“也不必这样忙。赚钱的事, 总要细水长流。你这个样子,若把身子累垮了怎么办每日少赚一些,时间长了,也就积少成多。”

    三郎道“以前农忙的时候,爹爹不都是没日夜没操劳一样的。”

    张炎道“哪里一样农忙的时候,确实没黑没夜。可一年农忙才有几天。咬咬牙, 农忙的时节过去了, 很快就休息过来。你现在不一样,是天天如此。这样不行的。”

    三郎道“我那里雇着二十多人,我不做活,其他人怎么肯认真去做做生意,想要赚钱,不出力怎么行今年生意好,供销社里的人天天催,不做不行啊。”

    张炎没有办法,不好再说,只是让三郎吃肉。

    吃过了饭,一家人坐在院子里闲聊。

    夜里的凉风起来,吹在身上,登时凉爽了不少。三郎把一盏新买的油灯挂在廊柱上,拿出一把小小的交椅展开,坐了下来。把裤腿拉起来,迎面对着风吹来的方向。

    五郎在一边道“哥哥,我看这灯上面罩着玻璃, 做得极是精致。要不少钱吧”

    三郎道“那是自然。一盏要三贯足钱,用的油也不便宜。不过这灯真是好,比蜡烛还亮, 而且没有烟,不伤眼睛。你好好上学,以后可以在这灯下看书。”

    张炎听了急忙道“三贯钱一盏灯,你怎么舍得花这钱三郎,你生意刚刚起来,处处花钱,要节约一点。更不要说,你借了二郎的钱,终究是要还的。”

    三郎道“我明白。我是做生意的,晚上没有这样一盏灯,实在不方便。你们不知道,前些日子我去了一次襄阳城,看官府办的那些场。他们那里面,许多地方都有这种灯。”

    五郎道“许多地方都有,天哪,这要花多少钱我们乡下人家,赚三贯钱可不容易。”

    三郎道“我问过供销社的人,他们说这叫作工业品。刚出来的价格高, 慢慢就便宜了。用不了多少年, 我们大宋的人家, 家家都要有一盏这样的灯。”

    五郎听了不由就笑。这话说的轻松,做起来却难。三贯钱一盏的灯,有多少人愿意买。

    张炎听了也不由摇头。三郎做了生意,很多时候不知道在想什么,说的话让人觉得是在做梦。

    三郎抬起头,让风吹进自己衣服里。夜晚的凉风,让滚烫的心冷静下来。

    过了一会,张炎问道“三郎,一直不好问你,今夜问一问。你的苇席社一年能赚多少钱”

    三郎道“若是都像今年夏天的生意,几百贯是能赚的。不过,苇席这种生意,就是夏天最好,其他时间必然比不了。在我想来,一年能赚超过一百贯,也就满意了。”

    张炎道“一年一百贯钱,哪个敢想我们家里近百亩地,粮食全部卖了也不过几十贯。”

    三郎笑道“阿爹,若是跟种地一样,哪个还做生意赚不一百贯,明年我就不做了”

    杨炎道“你莫要心大,赚钱是要慢慢来的,哪里能够一下就赚许多钱”

    三郎只是笑,没有说话。

    自己本钱就投入了两百多贯,一年赚不到一百贯,还做什么自己开的是工场,不是像以前一样贩运货物。这两年,有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