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章 万事有度(第1/3页)

    抬起头来,王宵猎使劲揉了揉额头,看着外面发怔。    曹格把县里收和税赋名目送来,王宵猎仔细验看,直看得自己头大如斗。名目太多,数目又杂,而且每笔钱收上来都有用处,一一列得分明。仅从这些文书上看,还真是一丝都变不得。    宋朝的税赋,单从朝廷正税看,其实不多。但除了正税之外,还有加税,还有各种折变、支移、加耗、斛面等诸多的名目。还有和买、科配、和籴等名目,从本来的正常交易行为演化来的。还有役钱等等本来是改变科役制度收的钱,最后变成了税。杂七杂八加起来,数目惊人。    休息了一会,王宵猎命人把曹格叫了进来。    曹格行礼。王宵猎轻拍桌上的税簿。道“曹押司,按这上面,百姓税赋可是极重。”    曹格道“知州,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不收税赋,州县里诸多花钱的地方,还有上缴朝廷,钱从哪里来这上面的钱,都是不得不加。”    王宵猎轻轻摇了摇头“我听人说,朝廷多收一文钱,百姓负担就要加五文。也就是说,这些收的钱,绝大部分,还是被州县公吏分了。”    曹格苦着脸,连连摇头“知州,那只是不知吏事的官员随口说的而已,怎么可能如此你看这税簿上面,用处我都详列出来,可有不当用的地方”    王宵猎道“倒是可惜,你碰到了我这个真能看懂账簿的人。我仔细看了,其中一大半,约六成的钱粮,其实是不知去向。也就是说,你们收了这些钱,账簿上虽然记着,实际没有去向。”    曹格两手一摊“知州为何如此说上面明明都记得清楚。”    王宵猎随手翻开账本,道“这上面一大半,都是昨日买了多少鸡鸭鱼肉,前日买了多少酒。酒肉干什么用,就不清楚。这还是小钱,还有许多是今天雇了多少人,明日送物品去哪里。到底雇了人来做什么,为什么送物品到别县,却没有说明白。也就是说,只是书面记账而已。”    曹格脸色一变,只是道“自古以来如此。这些杂事,如何能够记得清清楚楚    王宵猎站起身来,背着手,在案边来回踱了几步。转过身来,看着曹格,道“我明白,县衙里许多的公吏、差役,实际上没有俸禄的。可不发钱,怎么会做事钱要发,账面上自然就有许多糊涂账。自本朝立国就是如此,日积月累,自然越来越乱。可现在是非常时期,要养大军,处处缺钱,这样糊里糊涂就不行了。账必须要清楚,以前的旧习惯必须要改。“    曹格拱手,站在那里不吭声。    王宵猎看着曹格,加重了语气道“除此之外,官员要拿钱,胥吏也要拿钱,这些钱当然不能记在账上。只能换个名目。大部分所谓的糊涂账,都是如此了。“    曹格急忙道“知州为何如此说一县账目不知多么麻烦,有些不明白也是正常的。“    王宵猎摇了摇头,一时没有说话。不说这个时代,后世的历史研究,对这些古代财政花活,不知多么详细。谁不知道账面上一个数字,实际又是一个数字呢百姓负担,最沉重的不是朝廷收多少钱,而是基层官吏在这个数字上面又加了多少钱。    此时的官员,对这个现象也不是一无所知。许多官员都曾经上奏,特别是任职三司、户部的。可发现问题是一回事,解决问题又是另一回事。纵然许多人指出弊端,却没有解决。不但没有解决,随着时间推移,还越演越烈。    靖康年间金兵围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