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8章 打仗靠毛锥子?(第1/2页)

    王宵猎坐在屋檐下,看着前边的匠人忙碌。一伙石匠,正在做石磨。另一伙木匠,在做榨油机。    这个时代当然有石磨,可以磨豆腐。只是不好买,而且与王宵猎的记忆中总是不同。军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便找了几个石匠,重新打制。致于榨油机,那是真买不到了。    此时已经有油。植物油中最常见的就是芝麻油。日常点灯常用它,煎食物也用它。还有南方部分地区有了菜籽油,不过用得还是不广泛。王宵猎要的豆油,那是没有的,只能自己榨。    怎么榨油王宵猎不知道。不过军中的木匠们,有的人曾经做过榨芝麻油的机器,照着做而已。    前边的空地上,王宵猎选出来的三十个低级将领,正在跟着杨审学识字。军中识字的人并不多。除了王宵猎熟读诗书,其他人就不知道诗文了。杨审是做生意的,识字最多。王忠出身寒微,只是王汝代中了进士之后,才粗识几个大字。几位将领里面,邵凌和曹智严两人都是识一两百字,解立农则是大字不识一个。军中的其他将士,能认自己名字的只有五十多人,剩下的就完全不识字了。    北宋并不要求武将认字。甚至真宗皇帝时,一方面有劝学篇,另一方面又鼓励武将不读书。所以军中不识字的非常多,甚至成一时风气。后世熟悉的杨家将,名声最盛的杨六郎,就是不识字的。因为不识字,所以把军中事务交给一个吏人,还受了牵累。    对于王宵猎来说,官兵不识字怎么可以识字许多好处,数也数不完。印象深刻的,是前世看见过一张照片,红军战士在最危险的时候,逃亡的路上,每人身后还都背着识字的卡片。那支军队从战火中走出来,不只是靠着英勇无畏,还有许许多发人深省的地方。    王宵猎并不知道怎么练兵。要找到合适的人,学会了,才能真正开始。在此之前,就先识字吧。    太阳升了起来,天气越来越热了。杨审口干舌燥,吩咐休息一会。    王忠回去提了凉水,准备给王宵猎解渴。走出了房门,就见到有几个将领坐在处阴凉地方,议论纷纷。王忠本不想偷听,只是一耳朵听见他们在说王宵猎,便偷偷靠了上去。    一个道“小舍人让我们一起来练兵,原以为要学些弓马武艺,谁知却来学认字”    另一个道“我们拿刀枪的人,识字有什么用难道两军对垒的时候,不用刀枪了,就在阵前摆张大纸,双方将领拿着毛锥子,在那里写字谁写得多就能赢世间哪有这种好事”    此话一出,众人一起大笑。    再一个道“小舍人终是自小读书写字,只以为世间人都是如此。像我们动刀枪的,怎么可能一样呢要的就是身手敏捷,悍不畏死,就是十分良将了。”    旁边一个道“对,对,这话说得对便如现在,金军四处纵横,哪个能挡他们可那些金人听说都是住在深山老林里的,不要说认字,连话都说不明白呢。还不一样所向无敌”    众人一起称是。虽然宋军里识字的人不多,可对面的金人,识字的就更加少了。王宵猎要这些来学识字,可以说没有半点道理。    聊了一会,才有人道“也不能这样说。自官人去后,我们辗转流离一年多,日子实在苦。自小舍人醒转过来,带着我们连战连胜,这才有了今日。小舍人说识字有用,终究是有道理的。”    只是这话说出来,周边的人都不信。在那里七嘴八舌议论。    王忠听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