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六十七章晋国赵氏(第2/3页)

    后来再得前赵氏家臣韩厥举荐晋国赵氏才得以在晋国续存。

    这一点赵鞅还是十分清楚,所以此时也是十分感激于齐国田氏之恩。

    “宗主不必如此多礼,不要听这个老不死的瞎说,当年他在吴国耽误了我的青春年华,现在老了自然要跟着他的,可到也不是你们赵氏之人,老身依然还是齐国田氏。”

    南海婆婆老脸红着,既不否认也不肯定,但却也让此时的赵鞅可以放心。

    赵伯见赵鞅坐下又再问道“孔老夫子是不是你引荐给晋王的”

    赵鞅一楞,可还是点头答道“大伯智谋深远,到瞒不了大伯,孔夫子流转列国一直不得志,虽然门徒三千,也都在列国供职,可夫子却无人问津,而王上欲图重振晋国,要让六卿举荐,当时侄儿本想举荐当时的鬼谷先生,可又怕因此事而反而泄露了大伯的身份,所以只能举荐本也在我晋地的夫子。”

    “是呀,晋王想重统晋国,若是有小公子来助,我怕晋国六卿必然会大难临头了,而你是赵氏宗主,欲图保住赵氏在晋国的身脉,有点私心也是正常之举。

    孔夫子尊宗礼教,举荐与晋王反而不会让晋王让疑,而且举荐孔夫子与晋王也是两相得利。

    夫子虽然尊重列国王族,讲求尊卑,可同时他所传教也注重世族,既可让晋王名正言顺,同时也对于晋国六卿有所保护,不会让晋王行任意屠戮六卿之事,这一点考量到是不错。

    至于小公子,此事了之后,想必他自然会来赵地,日后赵氏血脉还要靠他来保。”

    赵伯也是说得十分悠远,而且也肯定了此时赵鞅的谋略。

    六卿虽然把持着晋国之政,可若晋王提议兴荐人才重兴晋国,六卿当然不能不举荐了,若是不举荐就会给其它卿家留下把柄,有图谋不轨之嫌。

    可若是举荐太过实用的贤才,六卿又怕晋王真的有损于六卿的权势与地位,而赵鞅显然考虑得比其它家更全面一些。

    首先是孔夫子声名远扬,却无列国敢用之,而赵鞅举荐也算是深得人心,而投其所好,晋王欲图重振晋国王族之威,当然需要有孔夫子这样的大贤之才来正名。

    而若将来,孔夫子受赵氏举荐自然也会维护赵氏的权益,这一点赵鞅的谋算到也是预谋在前了,一切以赵氏一族的利益为重。

    毕竟当年下宫之乱,赵氏一族险被灭门,而若不是因为平时对家臣礼遇,也就不会有今日的赵氏复兴了。

    “晋王与齐国妖人芮姬娘娘勾结一事上次老夫已与你言明,此时来此就是想告诉你不可被假像所迷,小公子谋略向来潜谋无形,而芮姬娘娘显然不是小公子对手,此次齐国之行,小公子天命所在,就是要解决当年前商所留九尾灵狐与青龙、白虎的前缘恩怨,世间之事当还是由世间之人来料理。

    所以晋王此次将会无功而返,至于天下一统,尚时机不到,不可妄想。

    而若晋王无功而返,晋国六卿又将陷入混乱,此事你当早作提防。”

    赵伯此次前来,也是意在提醒赵鞅,他对王禅十分信任,所以知道晋王虽然此时看起来势大,但必将是一场空而已。

    可晋国自此时大势之后,必然又会因此而陷入相互指责,相互征伐的内乱之中,而晋王又广招能人贤才,欲图重振晋国王族之威,那么晋国之乱祸因已起,赵氏必然要看清形
    (本章未完,请翻页)